郑翀:浅谈二手车库存融资业务

浅谈二手车库存融资业务


安徽皖新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郑翀


一、二手车交易量逐年放大,未来可期


2021年,国内市场汽车销量为2627.5万辆,同比增长3.8%;二手车交易量为1758.51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22.62%。中国二手车交易量除2020年疫情外已经连续18年持续增长,全国交易量从37万辆增长至2021年的1758.51万辆。





近年来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二手车交易的相关措施:取消二手车限迁、实施全国二手车异地转籍的电子化、减征销售增值税等。这些措施进一步促进了二手车交易量的放大。此外,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汽车保有量接近3亿量,未来二手车未来的交易量还会持续稳健增长。

   

二、二手车经销商融资痛点   


与二手车交易的逐年火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二手车经销商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却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二手车经销商通过他的上游收购车辆后,会放在二手车市场进行销售。通常经销商会保有一定的汽车数量,汽车的销售周期平均在1-2个月,这就导致大量的资金沉淀。如何取得低成本、方便快捷的资金成为二手车经销商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能够获得金融机构的支持也将是二手车经销商不断发展壮大的基本条件。

   

另一方面,二手车金融主要包含上游车源采购、下游出售给消费者两个方面。现阶段金融机构主要为广大消费者购买二手车提供金融服务。而二手车商采购车源所产生金融需求之一的库存融资业务,大中型金融机构涉猎不多。

   

金融机构也深知库存融资的机会,但是同时,也不得不面对实际操作中的风险。一是政策法规方面,全国二手车交易政策各有不同,交易场景较为复杂;二是二手车“一车一况”,估值困难,车辆价格波动幅度大,不同品牌也存在较大差异;三是二手车商资质良莠不齐,难以建立统一的风控标准;四是车辆权属问题,因为税费原因,二手经销商通常将车辆采购至个人名下或者直接过户至买家名下,车辆归属不清晰,金融机构难以判断。

   

三、二手车库存融资的风控模式

   

为了切实解决库存融资业务风险,当前入局的金融机构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模式:

   

(一)强监管模式

库存融资期间金融机构对车辆有严格的管控,采取抵押等方式,同时车辆登记证书、车钥匙保存在金融机构手中,确保车辆资产的安全可控,这是当前很多从事库融业务的金融机构所采取的模式。


(二)弱监管模式

库存融资期间对车辆管控力度较弱,类似于纯信用方式放款。通常只有金融机构对二手车经销商的各项数据、历史经营情况能够全面掌握,才会采取此类模式。

 

四、风险防范要点


(一)精准评估是前提 

与新车有完善统一的定价系统不同,二手车的评估定价具有特殊性,同一车型、同一时期、公里数相当的两辆车评估价可能完全不同,这就需要从事库存融资的金融机构建立科学完备的二手车评估系统,并且还要快速识别事故车、泡水车等风险因素。


(二)前期审查是基础

库存融资对二手车经销商的尽职调查也至关重要,除了要对经销商的经营流水、销售报表、融资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调查,还要从其征信情况、历史经验、口碑等各维度评估经销商的风险程度,对经销商进行总体授信。在总体授信的基础上对单个车辆进行单笔审查,确保风险可控。


(三)贷后监管是关键

库存融资的标的资产为车辆,为了不影响销售通常存放在二手车门店内,这对贷后监管是个不小的挑战。金融机构通常会派驻监管人员或者定期巡检,并在车辆上安装GPS、设置电子围栏等对车辆进行监控。同时,对经销商的贷后跟踪也是不可或缺的,金融机构持续关注经销商的销售情况、现金流状况等。车辆库存融资业务通常是循环发生,具有时间短、资产流转快等特点,因此贷后监管尤为重要。

 

五、总结

 

当前多数金融机构开展库存融资业务,并不是想在该业务本身赚取利润,而是通过库融业务打造B端和C端的协同效应,增加二手车经销商的客户粘性而让C端市场放量。因此,在库融产品的设计上要多加思考,例如很多金融机构增加了免息期、库融融资和零售融资额度的相互补充,为的都是让库融丰富整个产品体系,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最后,加强贷后监管特别是动用科技力量参与到资产管理中来成为行业趋势,很多科技金融服务商都推出了此类服务赋能金融机构开展库融业务。库存融资业务的不断发展,需要每一个从业者的不断研究,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