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1年12月30日,中国融资租赁(西湖)论坛有幸邀请到中国民主建国会浙江省委员会城建环保委副主任、浙江臻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高管侯生忠先生带来重磅跨年直播暨第25期租赁大讲堂培训课程。直播课程吸引了成员单位近2000余人同时在线学习,课中互动答疑,课程反响热烈,受到学员的一致好评。现将课程核心内容按老师讲课资料整理如下,供大家学习参考!
在全球性碳中和行动和双碳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光伏电站、工业放散低温废热ORC发电站、储能电站等碳中和类项目正在迎来大爆发,我认为:融资租赁公司是最适合为这类项目提供碳中和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应当紧紧抓住这一未来四十年最大的趋势和风口机遇,加紧推出相应的融资租赁产品。
一、双碳国家战略需要足够的碳中和金融支撑
从宏观层面看,2060年要实现碳中和,全国所需资金约140万亿,显而易见,金融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保障要素。只有解决好风、光、储、充、余热发电站等终端应用类碳中和项目的中长期贷款,才能建设和建成大规模的碳中和项目来冲减和中和碳排放,也才能从需求侧来大力拉动双碳产业大发展,但从当前融资租赁公司经营现状看,即便在人总行已明确从速推动1.75%的碳金融工具应用工作的情况下,大量融资租赁仍没从速重视和抓住这个机会,没有建立标准化的碳中和项目认知体系、项目导入体系、市场推广体系和风控体系,缺少从顶层设计多维度、多层次、标准化的碳和项目信贷产品。
二、光伏电站和ORC电站行业有巨大的市场机会
1、光伏电站装机容量逐年快速增长。光伏电站从2000年开始发展至今,从投资初装补贴时代走到度电补贴时代,然后突然迎来2018年的531新政,补贴骤降,倒逼技术创新和市场化时代提前,一路到2021年大部分市场化时代,应当讲2021年除了民居还有很少的度电补贴,其他光伏电站类型全部进入的无补贴的市场时代。在2020年开始的双碳大战略影响下,在欧美纷纷拿起的碳关税壁垒的催化下,光伏电站全球装机量正在迎来史无前例的爆涨,2021年预计全球装机容量是150-150GW,2022年的装机容量预计为220-260GW,在未来的三年来,很快可以达到300GW年装机容量,国内市场一般占有50%的份额,预计所需资金约为6000亿左右。
2、ORC发电站正在展露头角。“工业低温放散废热”是指大型工业企业的工艺装置的伴生热,工艺无法再利用,直接排出。低温放散废热(温度一般<150℃)。我国工业中能源消耗约25%转化为低温余热资源,浪费严重。以2016年为例,我国能源消费总量43.6亿吨标煤,其中低温余热资源约6亿吨标准煤,总量巨大。中、高温余热引起行业重视,已开始广泛回收利用发电,如水泥余热。低温放散废热利用案例极少,多采用回收供暖方式,局限性——可开发空间大。化工、电力等高能耗企业中广泛存在低于150℃低品位放散废热,广泛存在于烟气、热液、乏气。低温余热资源回收的最佳手段,有机工质朗肯循环(ORC)采用低沸点有机工质(如五氟丙烷R245fa),与低温余热源换热,吸热后相变蒸发,产生高压蒸汽,推动膨胀机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2015-2021年间,全国开工的低温余热发电项目不足30个,在非地热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不足30MW。在双碳战略大背景的促动下,这类项目从无所谓或可做可不做,变成石化、造纸、冶金、电力、建材等高能耗企业政治正确以及能耗双控及碳排放双控的标准动作,市场正在爆发,尤如2013-2014年的光伏电站。这是一片开始展露苗头的蓝海市场,预计投资总额在1万亿元以上。
三、加快建立标准化的光伏电站和ORC电站贷款体系
取势、明道、优术,取势就是要求我们明白选择大于努力,光伏电站等新基建项目是成为地产之后的新经济引擎。从金融机构角度,大有大的机会,小有小的机会。融资租赁机构须抓住趋势,明确战略和宗旨,加速落实碳中和项目贷款四个方面的标准化体系:
1、积极主动的碳中和知识内训体系,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加强碳中和业务知识培训和认知提升,由被动式接受新生事物向主动性融合和消化新生业务转变;
2、多层次多角度的信贷产品体系,参照房地产的开发贷、公积金贷款和按揭贷等,开发与设计不同的贷款品种,对于光伏电站、ORC发电站等低碳或者零碳能源终端应用项目,可推出5-15年不等的电站项目贷,以及上下游产业所对应的供应链金融、流贷品种,对基于电、热、冷、汽、水、物等源的节能减排类碳中和项目,可推出5-10年不等的合同能源管理贷、节能贷、环保贷、电力微网改造贷,以及这些项目上下游所对应的供应链金融、流贷品种,对于自然循环端的生态碳汇,可以开发出中长期的碳排放贷、碳排放配额贷以及其上下游所对应的供应链金融及流贷产品;
3、产融高度结合的市场化体系。加快建设碳中和信贷业务的主动性、市场化感知、获客、推广和销售体系,以术业专攻为原则,重视、倡导和加大与专业化碳中和产融深度结合服务平台的合作力度;
4、积极而审慎的风控体系。以碳排放增减贡献度为标准,逐步建立碳中和项目排放识别、认证和导入体系,对碳中和产业和项目进行分类评价和管理,对于高碳排放的行业要加强风险管理,对于碳减排中和贡献大的行业要加大贷款支持力度;同时基于以分布式碳中和项目为主的市场特点,切实落实支小、支实政策,加大对小微和中小碳中和项目的贷款支持,减少贷款必房产抵押的当铺思维和不深入研究行业项目的习惯,逐步导入和树立资产抵押和现金流兼顾的信贷投放思维,以碳和项目本身逐年回流的电费、节能等收入为第一还款来源,以碳中和项目公司股权质押、设备抵押、收费权监管和股东连带担保作为主要的增信措施,来开发设计信贷产品和投放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