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论坛杯风采 | 成渝融资租赁有限公司——2021年度租赁企业创新成就奖

“西湖论坛杯”2021年度租赁企业创新成就奖

成渝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2021年10月27日的上海凯宾斯基大酒店星光熠熠,融资租赁业界的翘楚欢聚一堂,共同见证,2021年度“西湖论坛杯”颁奖典礼上为成渝融资租赁有限公司颁发了2021年度租赁企业创新成就奖


01

公司概况


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着巨大的商业空间,尤其是国家“十四五”的“新基建”规划,将会成为未来若干年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融资租赁公司一直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投融资,但由于行业特殊性、租赁物产权、合规性以及工程回款不确定性,导致融资租赁公司很难大规模拓展该领域内的业务。


为解决这些问题,成渝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渝租赁”)立足自身实践,经过多年探索,创新性地提出了适用于基础设施融资租赁的“投建运租”模式。该模式包括投资、建设、运营和租赁四个阶段,是一种以投资+租赁为核心的直接租赁商业模式,通过类似于特许经营的方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目前基础设施融资租赁所面临的问题。


02

获奖优势  


在“投建运租”模式中,融资租赁公司参照BOT模式,作为项目的特许经营者,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建设开始前,特许经营权人(租赁公司)需要就项目投资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类似于租赁公司的项目评审,只有达到投资回报要求风险可承受的项目,特许经营权人(租赁公司)才可能去投资。在项目初始阶段,租赁公司投入资金购买相关设备,将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外包,由施工方进行施工,租赁公司支付工程款项。在基础设施建成以前,只是租赁物形成的过程,是租赁公司进行的投资。一般来说工程建设由专业的承包商完成,类似于直接租赁过程中的设备供应商。在建成后,租赁公司将其运营委托(外包或租赁)给运营商运营,其本质上也是一个租赁过程-租赁公司拥有租赁物(基础设施)的所有权(收益权),但租赁物归运营商运营运营商向使用者收取租金,实际上也是一种出租行为。最终基础设施项目通过使用者付费模式,收取租金,实现项目的资金循环。


因此,“投建运租”模式为基础设施融资租赁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一方面,由于基础设施是租赁公司投资建设的,因此解决了基础设施产权认定的问题;另一方面,对租赁公司来讲,由于该模式是直接租赁的架构,且可采用经营性租赁模式,从而一定程度上避免工程建设回款不确定所导致的账面逾期。


目前,国内开展的融资租赁业务绝大部分都是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该类业务因为很少关注租赁物、更多关注承租人主体状况,而被称为“类信贷”业务。采用“投建运租”模式构建的基础设施,租赁公司更看重的是租赁物本身(基础设施)的盈利性。这是现有基础设施领域融资租赁模式的一个创新,有助于融资租赁回归本源,也有助于融资租赁公司走向更专业化的道路,培育自身核心竞争力。


成渝租赁“投建运租”模式的提出,有效解决了融资租赁公司在基础设施租赁过程中存在的租赁物权属不明确的问题及现金流回款不确定等问题。基础设施租赁因此变得更加合规、合法。同时,在基础设施租赁中采用“投建运租”模式,融资租赁公司可以整合各方资源,充分发挥各自专长,把项目看成一个系统工程,关注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这有助于融资租赁公司走出短视的“类贷款”困境,成渝租赁走出一条适合融资租赁公司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