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融启辰联动发展之路——租赁高管系列访谈第十三期

中国融资租赁高管访谈活动由中国融资租赁(西湖)论坛主办,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研究院)融资租赁研究中心、融资租赁西湖论坛(南沙)研究院承办,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提供学术支持,旨在提升融资租赁行业影响力,帮助融资租赁行业人员直观体会专家、高管的鲜明观点,深入了解行业创新业务模式与发展趋势,为融资租赁公司提供指导和规划参考。


近日,交融启辰融资租赁(青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悦先生接受了中国融资租赁(西湖)论坛研究员孙雨潇的专访。交融启辰融资租赁(青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悦先生在本次访谈中详细的分析了目前基建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格局,在指出租赁公司在此领域遇到的挑战的同时,分享了交融启辰的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并为租赁行业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应对措施。


孙雨潇:请简单介绍交融启辰,公司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是什么?


孙悦:交融启辰融资租赁(青岛)有限公司于2019年成立,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企业新疆交通建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金融板块交融启辰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全资设立。交融启辰资本控股有限公司,立足于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领域,深化产融结合,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及“交通+”产业链和企业全生命周期,构建交融启辰金融服务平台和通道,以核心客户为着力点,打造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积极发展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基金等金融业务,并不断拓展新业务,是自治区内基础设施建设产融结合的典范。目前,公司通过融资租赁、商业保理、供应链金融平台、私募基金等业务模式开展各类型保理业务。


目前,交融启辰主营业务包括供应链金融、融资租赁、私募基金、资产管理。供应链金融方面,深度挖掘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优质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提供专业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依托区块链等先进金融科技服务平台和专业可靠的风险管理与应对机制,重新定义优质金融新概念。融资租赁方面,通过直租及售后回租方式为客户提供设备类资产的购买及资产盘活融资服务,并匹配信用证融资手段。积极探索转租赁、联合租赁等多种创新模式。私募基金方面,积极参与发起基础设施投资及旅游发展基金,参与传统基建、新基建、产业开发等方面投资建设。对于合适的上市公司资产进行收购、整合,实现投资收益和社会效益。资产管理方面,以票据、债权类资产交易为主,以收购、兼并、重组等方式运作资产,提供资产管理服务。


孙雨潇:当前融资租赁行业转型趋势如何?


孙悦:监管方面来看,2018年5月,融资租赁公司正式划归银保监会监管,统一监管时代自此开启。2020年6月,银保监会正式出台《融资租赁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截至2021年10月21日,全国13个地区发布地方性《融资租赁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各地区继续强化整顿,开列负面清单。2021年6月,国务院国资委《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央企业所属融资租赁公司健康发展和加强风险防范的通知》。接下来随着15号文的下发,传统平台类的业务受到的较大的关注。


市场方面来看,融资租赁行业具有明显的重资产特点,伴随行业规模持续扩大,融资租赁公司的资金需求也随之旺盛,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租赁公司需要进一步深化同业机构合作,在差异互补中打开市场空间,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和实体经济发展。未来几年是中国融资租赁公司商业模式转型的关键期,各类融资租赁公司都将陆续踏上转型之路,如何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是在竞争中得以生存并制胜的秘诀。


客户方面来看,产业客户也在不断的进行升级迭代,一方面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是集中在数字浪潮和能源革命两个领域。二是在传统产业的结构优化以及改造升级中也不断的追求企业高精尖的发展。在监管的趋势不断趋严的情况下,市场环境以及在客户都在转型的多重驱动之下,实现融资租赁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提高融资租赁的创新对产业的升级发展贡献度已经是行业共识。


孙雨潇:在当期行业背景下,融资租赁在基建领域的发展前景如何?


孙悦:在融资租赁转型服务实体经济及产业的背景下,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的市场前景广阔。交融启辰的股东是新疆交建投,深耕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交融启辰融资租赁在转型过程中利用股东背景及优势,重点服务于基建行业。融资租赁资产的行业分布排名前五的行业为制造业、基础设施及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业、批发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其占比总计达83.1%。基础设施及建筑业占比16.1%,伴随着采用PPP模式下财政饱和,融资租赁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占比将越来越大。


融资租赁支持传统基建。传统基建领域中需要大量的工程机械设备等资产以及项目本身形成的经营性资产,正是融资租赁最合适的租赁标的物,为融资租赁行业回归本源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并可与F+EPC、ABO、BOT等“基建+”模式相融合。国家对于新基建领域的支持和规划,代表着未来新基建领域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资金投向;新的产业与融资租赁的结合也会促使融资租赁的业务和形态创新。


孙雨潇:融资租赁在基建行业的优势和劣势都有哪些?


孙悦:融资租赁在基建行业中的优势,首先,创新基础设施融资工具和丰富融资渠道,成为填补基础设施短板的重要抓手。从国际经验来看,多国都在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基础设施投资基金、混合融资工具以及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其次,融资租赁天然具有“融资融物”的双重属性,又加之产品组合性强,模式灵活,与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相伴相生,已成为联接金融业与实体经济的重要桥梁。最后,解决基建施工企业因技术升级缺乏资金的困境,推动企业本身对落后产能的淘汰,以市场的竞争加快产业的升级,加速基建行业的升级。


融资租赁在基建行业面临的困难,第一,基建产业作为高层次的产业集群,起点高、投资大。项目类型由原来的只建设,逐步发展为投建联动,模式由EPC模式扩大到F+EPC模式以及ABO模式,资金需求场景发生变化。仅融资租赁作为单一融资渠道参与,力量薄弱。第二,基建项目一般单个项目投资额大,投资期限长。单一融资租赁公司支持力度有限。需要加强与同业机构之间的合作,如联合租赁。第三,行业规则和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健全,导致业内行为不规范不统一。仍以工程机械行业为例:目前有些省份工程车辆类设备无法凭借融资租赁合同办理抵押登记,现实中又不适合在车管所办理车辆过户手续,导致工程车辆类的设备很难通过融资租赁方式融资。第四,若以大型基建项目作为租赁物,处置较困难。产业类融资租赁关系中,租赁物及抵质押物是在发挥着重要风险担保作用的。但现实中,租赁物不一定能够有成熟二手市场,即使有,资产处置能力非常关键,若非厂商系租赁公司,出租人资产处置困难,很难通过处置资产来有效弥补损失。第五,虽基建行业主要由国企和大型民企来运作,属于融资租赁公司营销优质客户群体,但在核心施工企业轻资产运营模式下,客户更多是为核心企业的中小微企业,业务具有单笔金额小,笔数众多的特点,业务操作需要借助科技手段降低人员成本,同时风控模式及交易模式带来挑战。


孙雨潇:基建多场景下,交融启辰是如何实现金融板块联动发展的?


孙悦:综合来看,由于融资租赁业务也有许多自身特质所造成的限制,单一的融资租赁业务品种难以满足基建产业发展各个阶段中对资金的需求;且在目前基建行业最大的痛点是不仅仅需要解决建设的资金,更要解决项目投资的资金。融资租赁与保理、基金结合,多牌照联动发展,为客户提供综合服务,才是未来转型与发展的方向。


以乡村振兴的项目为联动案例。把乡村振兴项目分为三个阶段,项目投资、建设和运营阶段。首先,在项目投资阶段,重点解决项目资本金问题。在解决项目资本金问题上,交融启辰提出以产业基金杠杆的作用,成立乡村振兴产业基金,同时融资租赁公司也可作为基金出资人进行股权投资,将资本金注入到项目公司。但是只解决了项目资本金,还有后续项目贷的问题,也可以通过银行项目贷款共同组成了类似银团贷款的方式共同支持这个项目的投资发展过程。第二个阶段是项目建设阶段。在这个阶段其实更多的是以施工建设公司为主体来做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在施工建设公司的上游也会有机械租赁商、材料供应商和劳务分包商,此时融资租赁可以为施工企业以及上游提供业务,同时通过商业保理为供应商提供商业保理以及供应链金融业务。在项目运营阶段,基础配套设施完善之后培育相应产业。在产业运营过程中,可提供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及私募基金的全链条服务。


交融启辰希望以专业的金融团队和创新的服务理念,引领公司不断创造、探索全新的金融服务模式,逐步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盈利能力,成为值得信赖和优质的金融服务商和区域综合金融服务领导者,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打通企业最后一公里金融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