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绍
船舶运输属于重资本、周期长、风险高的行业,相关国家为促进其航运业的发展,制定了一些金融扶持政策,以鼓励适应船舶行业特点的融资模式创新。德国的KG基金是国际上比较成熟的船舶基金融资模式,该模式是德国航运业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全国一半规模的船队凭借该基金得以存活和壮大。虽然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KG基金模式受挫,开始走下坡路,但是了解、研究KG基金的兴衰,对中国船舶运输融资租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KG融资体系
德国公司主要分个体企业、人员组合公司、资本组合公司等三大类,特有的两合公司兼具“人合”和“资合”的双重属性。KG基金即为两合公司的缩写,其含义就是有限合伙公司,其中至少一名合伙人承担无限责任,其他合伙人则以出资为限承担有限责任,成为有限合伙人。而此类有限合伙公司,可以在船舶吨位税收制度、个人税收制度等方面得到相应的政策支持,同时在资本市场发挥最大优势,从而可以大幅度降低船舶的融资成本。
KG通过发行债券或者股票等方式吸收投资人资金,再加上银行抵押贷款,由此获得新船建造的所有资金。在新船投入运营后,KG公司把船舶用期租的方式租给承租人,又承租人交租金,其租金收益在支付运营成本和偿还本息后,剩余资金用于分红。
优势分析
在折旧方面,德国固定资产按直线折旧法在12年后将资产折旧完毕,而KG基金可在5年内提取新船建造成本40%作为加速折旧,大幅提高折旧速度,在财务报表体现出严重亏损。从而可以将这些亏损抵扣其应税收入,合理避税。
在德国船舶吨位税收体制下,KG基金所得税是基于船舶的净吨位,而不是公司所得税,从而大大减轻了航运公司税务负担。值得注意的是,享受吨位税的航运企业必须设在德国,同时该企业的船舶必须在德国登记,并满足一定比例的德国船员。
表外融资船舶租赁给船运公司使用,该船舶是船运公司的表外资产,可以美化资产负债表。从而为船东壮大规模提高了低成本、不影响其资产负债表的融资方式。
面临的挑战
KG基金投资时以基金形式融资,具有一定程度的投机元素,难以避免产生投资风险,从而面临难以融资的困难。2008年金融危机,叠加欧债危机的影响。船运公司无法得到银行融资,导致船舶建造市场萎靡,KG基金发起人在此环境下,难以在短期内完成项目融资。
思考与借鉴
值得借鉴的是,德国KG基金充分发挥了民间融资渠道的潜力,利用有限合伙企业进行船舶融资。然而,带有投机色彩的融资模式,叠加船舶行业市场波动,在法律法规、市场机制未健全的情况下,企业和投资者都将面临较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