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贺龙:产业金融服务的思考与实践

2021年10月28日,中国融资租赁(西湖)论坛2021主题峰会在上海陆家嘴成功举办。本次峰会由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研究院)主办,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金融工作局指导,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研究院)融资租赁研究中心、融资租赁西湖论坛(南沙)研究院承办。中国电建集团租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许贺龙受邀出席中国融资租赁(西湖)论坛2021主题峰会并做《产业金融服务的思考与实践》的主题演讲。以下内容根据许贺龙先生主题发言速记稿整理,如有不足,敬请谅解。

一、关于产业金融服务的几点思考


(一)为什么要做产业金融服务


  同质化竞争严重是当前融资租赁行业存在的最大问题,选准方向、寻找突破口是融资租赁行业转型发展的当务之急。在转型的过程中,融资租赁企业需要对转型的方向和目标以及所布局的行业和产业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从而做到从同质化到专业化、差异化的转变;从东一榔头西一棒的“游击战”到深耕细作专注特定行业领域“阵地战”的转变。机会可得、能力可及、效益可期、风险可控是进行行业、产业布局的四项基本原则。


  产业金融服务是融资租赁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首先,有需求。融资租赁必须走产融结合之路。产业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可以为融资租赁企业提供足够多的业务机会。其次,有价值。只有真正做到产融结合,做产业金融服务,助推实体产业的发展,才能体现融资租赁的价值。最后,有必要。只有去布局,去做深、做透产业金融服务,才能巩固转型的基础,真正实现融资租赁转型发展的目标。


(二)产业金融服务的根本特征


  目前有四种金融服务理念。第一种是信用金融,项目选择是基于客户信用,主要收益来源是信用溢价,风险控制主要靠担保等强增信措施。第二种是设备金融,项目选择基于标的物的价值,收益来源除了风险溢价,还有一部分来自设备管理和处置的收益,风险控制主要靠标的设备的管控。第三种是资产金融,它与设备金融的区别是扩大了标的物的外延,凡是有价值的资产(包括无形资产)都属于标的物,项目选择主要是基于标的资产的价值,收益来源除了风险溢价外,还有一部分来自资产管理、处置的收益。风险控制以资产的有效控制为主。第四种就是产业金融,它在项目选择上基于标的项目本身,相对弱化对客户的要求,标的项目未来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是判断项目的主要依据。除了风险溢价,服务溢价在收益中占了一定的比重。风险控制以项目全过程和现金流管控为主。


  产业金融服务与其他金融服务相比,在客户关系上发生了重大变化,不仅仅把客户当作交易对手,更重要的是把客户当作合作伙伴。与产业、与客户共生共荣是产业金融服务的根本特征。要以服务产业发展为目标,与产业深度融合,与客户战略协同。


(三)如何做产业金融服务


  产业金融服务的三点基本要求,第一是看产业,对产业要有深刻的理解,要准确理解产业发展的趋势,掌握产业发展的动态;第二是看项目,客观评估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确保项目未来具有盈利能力和一定的现金流;第三是看过程,关注项目全生命周期,重视对项目所涉及各环节的管控,与项目各相关主体充分沟通、密切协同,确保可控、在控。


  创造价值是产业金融服务的根本要求。首先,要满足产业的需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够契合产业需要,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难点、痛点问题。其次,要充分发挥金融服务的特有功能,融资租赁作为与产业结合度最深的金融工具,除了融资,还要有融物的功能,进而要有融智的功能,以更充分发挥作用。最后,要整合社会资源,与产业各环节的主体战略协同,实现多方共赢。


二、产业金融服务的初步实践


(一)在融资租赁行业的实践


  产业金融服务代表了融资租赁行业转型的方向,已经有不少企业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目前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一是产业延伸型。融资租赁企业在提供融资服务基础上,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布局与融资租赁紧密相关的制造、采购、运维、服务等环节,以控制产业链上的关键要素,并获得复合收益。二是产业协同型。融资租赁企业和产业链中的重要伙伴形成战略联盟,并进行业务协同,以实现优势互补、利益共享。三是产业培育型。融资租赁企业以投资的理念来做融资租赁,通过基金投资、租投联动等方式培育和孵化特定产业项目,在获得融资租赁收益的同时,获取战略投资收益。四是产业平台型。融资租赁企业利用科技金融、互联网、物联网等手段来搭建平台,整合产业资源,构建产业生态圈,在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获得产业服务收益。


(二)电建租赁的初步探索


  电建租赁在产业金融服务方面做了初步探索。在战略定位上聚焦具有优势的核心战略产业,主要是依托母公司的产业背景聚焦能源电力、基础设施、工程机械,在大电力、大基建、大机械三个产业深耕细作。在功能定位上,努力发挥融资租赁融资、融物、融智的功能,整合产业优势资源为客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力争成为产业发展的加速器,协同客户拓市场、降成本、增效益;成为产业发展的孵化器,帮助客户做创新;同时做产业发展的离合器,在项目进入、实施和退出三个环节帮助客户控制风险。


  业务架构方面,电建租赁构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1+3”模式,“1”是融资租赁,“3”是围绕融资租赁核心业务开展物资采购、资产经营和风险管理服务,分别设立了专业化运营的事业部或子公司。


  业务模式方面,电建租赁依托母公司的产业背景,与集团旗下兄弟企业优势互补、战略协同,共同为产业链上下游客户提供项目整体策划、规划设计、融资、采购、建设、运营、资产转让全过程一体化解决方案。为客户量身打造业务模式,在F+EPC、租投建联动、设备小微租赁等方面积极探索。目前在电建租赁的融资租赁资产中,直租的比重超过70%。其中,围绕新能源投资布局较多,比重超过60%。


案例1:以F+EPC+T模式服务新能源业务


  当前,新能源总承包领域竞争激烈,业主往往要求总承包方负责项目融资。在评估项目资源禀赋、主体信用水平、退出方式可行性后,电建租赁与战略合作伙伴(某设计院)组成联合体,以具有竞争力的F+EPC方案中标新疆某200MW风电项目,提供动产融资12.5亿元并协助业主实现股权转让。项目建成后由某大型国企收购并对租赁资金予以置换。该项目顺利按期建成,实现了业主、总包方、租赁公司三方共赢,协同效应良好。


  案例2:打造工程机械一体化平台


  电建租赁孵化培育了“大家机械”共享服务平台,以整合资源、创造价值的理念,围绕工程机械全产业链构建生态系统,以“互联+物联+智慧金融+产融结合”的模式,线上线下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买、用、养、转”四个环节为工程机械制造厂商、经销商、用户提供信息、技术和金融服务,努力成为工程机械全产业链一体化服务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