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为2021年浙大融资租赁研究中心研讨(修)班(第一期)学员张源优秀结业论文,经作者授权在“浙大融资租赁研究中心”公众号上发布。浙大融资租赁研究中心研讨(修)班采用“导师辅导制、论文结业制”培训培养方式,公众号近期将陆续选登其他学员的优秀结业论文,以供大家交流学习,欢迎关注。
第三章 美、日、韩、中租赁客体概述
总体来说目前世界各个国家在租赁客体上以设备租赁为主。主要有:计算机、农业设备、采矿勘探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医疗设备、工程设备、航空设备、办公设别、电力设备、制造设备、基础建设设备等[黄济生,《中外现代租赁比较研究——兼论中国租赁业发展对策》,2005]。
另一方面世界各国由于市场体系发展程度的不同,在租赁客体上也存在着差异。一般来说市场体系发展完善的发达国家,租赁客体的范围更广,单笔租赁业务小微单的比重较大。而市场体系发展不太完善的发展中国家,租赁客体的范围往往比较局限,集中在几个甚至一个领域内(如我国融资租赁发展的第二阶段大量的租赁合同出现在飞机租赁领域),与之相对应的是单笔融资租赁合同价值较大。以2019年美国和上海金融租赁行业(单笔业务量价值占比)为例。
2019年美国和上海金融租赁行业融资租赁市场单笔业务量占比情况
大单 | 中单 | 小单 | 微单 | |
美国 | 15% | 52% | 28% | 5% |
中国(以上海为例) | 71% | 25% | 4% | 0% |
大单:超过500万美元
中单:25万美元~500万美元
小单:2.5万美元~25万美元
微单:小于2.5万美元
资料来源:上海银监会
从表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以上海为例)融资租赁行业主要以大单和中单为主,25万美元以上的业务占比达到了96%。小单和微单的占比仅为4%:相比于美国小单和微单占比达到了33%,反映出美国融资租赁市场更为发达,租赁客体范围更广。我国融资租赁市场尤须开拓租赁客体为小微单业务的租赁市场。
3.1美国融资租赁客体分析
美国租赁市场发展比较完善,不论是微单或是大单均可操作,这大大提高了美国租赁客体的范围,在美国除房地产之外几乎所有的产品均可作为租赁客体由承租人选择。
美国租赁业的正在形成大型制造企业与租赁公司共同发展的格局。大型制造企业的加入大大加剧了融资租赁的竞争环境,以洛克希德马丁、通用动力为代表的制造企业利用自身占有设备的优势,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加速了生产和销售速度,占据了较大的大型设备租赁市场,部分制造企业的融资租赁销售额已经占到总销售额的80%~90%。这使得部分租赁公司逐渐开拓以服务业租赁和汽车租赁为代表的小微单租赁。另一方面美国融资租赁行业已经成为美国金融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融资租赁公司和金融机构联系密切。银行或保险公司将资金出借给出租人,出租人利用租金购买承租人需要的设备,承租人直接将租金按期返还给银行或保险公司,这可以说是一种融资租赁资金的证券化。受制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额度和风险控制需要,以向金融机构负债经营的融资租赁公司逐渐开始从事汽车租赁和信息技术租赁业务。
2018年美国租赁租赁客体占比结构表
租赁客体 | 租赁总额(百万美元) | 所占比 |
通用设备 | 167.37 | 3% |
专用设备 | 2120.02 | 38% |
交通运输设备 | 1171.59 | 21% |
电子产品及通讯设备 | 1171.59 | 21% |
电气设备 | 334.74 | 6% |
其他 | 613.69 | 11% |
其中通用设备包括:锅炉及原动力机器、金属加工设备、起重设备、装卸设备等。专用设备包括:工程装备、纺织装备、印刷装备、医疗装备、采矿装备等。交通运输设备包括汽车租赁。[]
从表中我们可以发现,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子产品和通讯设备是美国租赁市场中主要的承租客体。传统的观点认为企业选择融资租赁方式购买使用的设备一般都是需要花费较多资金的设备,因为花费资金较少的设备,企业可以动用传统租赁的方式租用和使用设备。但从美国租赁客体的分布情况来看,除去传统的专用设备和大型的交通运输设备以外,汽车、电子产品如计算机等的小微单租赁也是美国租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租赁业贡献较大。这也反映出美国融资租赁市场更完善、出租人组织架构更合理、风险把握更好,出租人有足够的能力将众多同质性的小微单融资租赁业务整合在一起,利用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的方式规避风险,同时扩大业务量,提高融资租赁公司效益。也如上文所述,一个国家租赁市场越成熟,租赁客体的范围越广,融资租赁公司愿意承担的小微单业务更多。
2019年美国专用设备领域的租赁额也占到了整个租赁总额的五分之二,而专用设备领域的租赁客体主要是一些大型的装备。因此美国大型租赁客体领域的政策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美国对于大型租赁客体的租赁政策主要体现为“托拉斯租赁”。当租赁企业面对需要支出巨额资金的租赁物时,往往靠自身的力量是难以承担的,因此租企业会联合其他几个或多个租赁企业联合承担租赁业务,这种租赁企业之间的联合被称为“托拉斯租赁”。当租赁企业以联合体的形式出现时,“托拉斯租赁”将多个租赁企业或出租人的资金结合起来,形成了规模资金效应。这种租赁形式的创新使得大型、巨额的设备可以合理顺利的转化成租赁客体,让租赁业务得以顺利完成。
3.1日本的融资租赁客体分析
在日本参与融资租赁业的企业种类比较多样。主要有银行、批发企业、零售企业、电力和通讯企业、制造企业等。目前日本的融资租赁市场主要由两个协会的成员企业组成,一个是日本租赁事业协会、另一个是日本汽车租赁协会,这两家协会的成员企业基本涵盖了日本主要的租赁企业。
日本的融资租赁公司可以大致分为银行系、厂商系、和银行复合系。日本融资租赁的大部分资金来源于银行的贷款,通过市场融资和资本金方式获得的资金仅占融资租赁公司资金来源的3.6%。因此资金来源的独特方式让日本融资租赁公司在运用运作融资租赁项目是必须更加注重资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在日本融资租赁公司甚至可以经营,房地产、投资、贷款等许多业务,业务范围限制的宽松也让日本的租赁公司可以选择多样的资产组合方式。
2018年日本租赁客体占比结构表
租赁客体 | 租赁总额(百万美元) | 所占比 |
服务业 | 89.47 | 13% |
交通工具 | 59.59 | 9% |
消费品 | 44.69 | 7% |
通讯设备 | 208.56 | 31% |
计算机软件 | 163.87 | 25% |
商业、产业、制造业 | 96.83 | 15% |
办公 | 89.47 | 13% |
医疗 | 59.59 | 9% |
长期以来IT机器的租赁都是日本租赁市场的主要租赁客体,在租赁物中所占的比重最高,这得益于日本发的信息技术以及发达的现代科技企业,其次日本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一方面可以促进小微企业的融资,另一方面提高融资租赁公司的竞争力扩大租赁公司租赁客体的范围。比如“IT投资促进税制”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对注册资本在3亿日元一下的企业,采用融资租赁方式购入IT相关设备时可以享受租赁金额6%的税收优惠,对于注册资本在亿日元一下的企业,在购买相机、打印机、传真机、电脑等数码产品时可以享受租赁金额为4.2%的税收优惠,一般来说对于计算机、数码相机等数码产品企业不会采用融资租赁的方式购买,但是往往这一类物品的租赁风险较低。因此只有政策的引导和支持才能帮助融资租赁企业扩大租赁客体的范围,为租赁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融资租赁公司健康发展。从上表我们也可以发现通讯设备和计算机软件这两项在2018年就占到了日本整体租赁市场的50%,占据了半壁江山。其在日本租赁市场的地位毋庸置疑。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注意到日本在商业、产业、制造业上的比重也到达了15%,而产业设备在其中的比重最大(以2005年为例,2005年产业、制造业商业比重是16%,而产业占到了13.3%)。产业领域的融资租赁主要来源于政策性的财政融资,日本政府为促进特殊设备的推广和某些特殊行业(如工业机器人、卫星通信接收机、防污染设备)发展,向租赁业提供政策性财政融资,由日本开发银行向租赁公司融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日本融资租赁业发展历程与现状》]日本的成功经验启示我们,相对于新兴的设备和技术,要实现设备的普及和推广,融资租赁是一条重要途径。而要实现新兴设备和技术向融资租赁客体的转化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
1973年开始日本政府开始实行强制性的政策性保险,只要签订融资租赁合同就要缴纳保险,一旦承租方倒闭,无法返还租金时,承租人可以通过国家获得50%的租赁金额补偿。这极大的保障了租赁公司的利益。
可以说日本融资租赁市场的完善并由此导致的租赁客体范围的扩大离不开日本政府的扶植,不论是财政政策、税收政策、还是产业政策都直接作用于出租人和承租人双方,让双都可以得到国家在政策的优惠。这样优惠的结果就是融资租赁市场不断扩大,承租人可以选择的租赁客体更加广泛,出租人也愿意开发出更多的租赁方式、租赁客体供承租人选择。
3.3韩国的融资租赁客体分析
韩国融资租赁发展大致经历四个时期,1972年-1978年的引入期,融资租赁业刚刚起步;1979年-1983年的巩固期,融资租赁业在韩国基本得到认可;1984年-1989年的成长期,融资租赁企业的快速发展;1990年-1997年的竞争期;1998年-至今的调整期,这一期间经历了金融危机之后的韩国痛定思痛,开始从头调整。经过不断地努力,韩国租赁市场规模从1998年开始平均每年保持25%的增长速度,韩国从1998年以来融资租赁业基本保持着平稳发展,截止2018年末融资租赁市场规模达到122亿美元排名亚洲第四位。
2018年韩国租赁客体占比结构表
租赁客体 | 租赁总额(百万美元) | 所占比率 |
产业设备 | 16.592 | 13.6% |
交通运输设备 | 57.584 | 47.2% |
电脑、科教设备 | 24.888 | 20.4% |
医疗设备 | 11.59 | 9.5% |
通讯设备 | 1.098 | 0.9% |
其他 | 10.248 | 8.4% |
韩国是亚洲国家中融资租你发展较好的国家,在亚洲金融危机以前韩国融资租赁近20年都保持着每年15%的增长率,1997年融资租赁总额到达了100亿美元。在经历了金融危机的重创后,韩国融资租赁业重新起步,发展至今已超过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其中融资租赁客体的调整对融资租赁业的促进作用值得我们关注。
在亚洲金融危机以前韩国主要的融资租赁客体是产业设备、产业机械。1997年产业机械的占比达到了58%,但亚洲金融危机以后,韩国产业设备制造业受到重创,到2018年产业设备所占比仅为13.6%。于产业设备相对应的是运输设备从1998年的17.2%上升到2018年的47.2%,电脑、科教设备从1998年的16.8%上升到2018年的20.4%,特别是运输设备的快速增长,已经占据了韩国融资租赁业的大半,直接拉动了韩国融资租赁业的复苏。
3.4中国融资租赁客体分析
我国融资租赁成立之初的主要目的是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1979年成立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运作了我国第一笔融资租赁业务,为河北省源县塑料厂引进编制生产线,中国民用航空也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从美国引进了一辆747SP飞机。此后1981年4月,有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北京市机电设备公司和日本东方租赁公司联合出资成立了我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租赁公司中国东方租赁公司,同年7月中信公司和国家物资部等单位联合组建了我国第一家完全由中资组成的租赁公司,中国租赁有限公司。这两家租赁公司的成立也标志着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开端。[国际金融公司,《国际金融公司在发展中国促进租赁的经验》,http:www.drcnet.org.cn]我国融资租赁最早期的租赁客体主要是两类:一是由国外引进的专业设备,二是飞行器。
2018年中国租赁客体占比结构表
租赁客体 | 租赁总额(亿美元) | 所占比率 |
通用设备 | 203.52 | 8% |
专用设备 | 1297.44 | 51% |
交通运输设备 | 686.88 | 27% |
电子产品及通讯设备 | 25.44 | 1% |
电气设备 | 25.44 | 1% |
其他 | 305.28 | 12% |
其中通用设备包括:锅炉及原动力机器、金属加工设备、起重设备、装卸设备等。专用设备包括:工程装备、纺织装备、印刷装备、医疗装备、采矿装备等。交通运输设备包括汽车租赁。[同注5]
从表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融资租赁业主要以专用设备租赁和交通运输设备租赁为主,这两类设备租赁总额占到融资租赁行业的78%。而电子产品、通讯、电气设备的租赁仅为1%,这说明我国融资租赁市场还不成熟、出租人对租赁客体开发不够租赁客体过于单一,基本还是依靠设备为主的租赁。
第4章 美、日、韩、中租赁客体比较研究
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的要求购买承租人所需的租赁物,出租给承租人并收取租金。一般来说这里的租赁物可以是动产也可以是不动产,但由于不动产的租赁涉及到一个国家相关土地法规的限制,所以金融领域研究的融资租赁一般是针对动产租赁。
融资租赁业发展至今,租赁客体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几乎所有的设备、工具都可以作为租赁客体供应承租人选择。但每个国家因为国家经济环境、外部监管、政府政策的不同,租赁客体的组成也出现了差异。
美日韩租赁客体综合比较
国家 | 目前主要租赁客体 | 比重有所上升的租赁客体 | 比重有所下降的租赁客体 |
美国 | 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子产品及通讯设备 | 交通运输设备、电子及通讯设备 |
N/A |
日本 | 服务业租赁、通讯设备、计算机软件 | 服务业、通讯设备 | 计算机软硬件设备 |
韩国 | 交通运输设备、电脑科教设备 | 交通运输设备 | 产业设备 |
作为世界上融资租赁市场最发达的美国,专用设备依然是美国最主要的租赁客体,占比达到了38%,专业设备租赁在美国租赁业长期占据主要地位主要是因为美国发达的装备制造业以及先进的科技能力。与之相对应的是日本和韩国由早期专用设备租赁为主转向,服务业租赁、交通运输租赁、电子设备租赁领域。由此我们可以大致绘制出美国、日韩的融资租赁租赁客体变化历程图。
美国:
专用设备租赁起步→服务、交通运输、电子通讯类租赁迅速崛起→专用设备租赁和服务类、交通运输类、电子通讯类租赁共同发展
韩日:
产业、制造业设备租赁起步→受外部经济环境恶化和本国制造业衰落影响,传统产业设备租赁发展缓慢→服务、交通运输、电子通讯类设备快速崛起→传统产业和制造业设备继续衰落,形成以服务、交通运输、电子通讯类设备租赁为主的租赁客体结构
(1)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日本和韩国的融资租赁行业都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冲击,在国内制造业衰落、以及国内外专用设备需求不足的情况下,逐渐转向和普通民众和小微企业有密切联系的租赁领域,比如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电子数码设备业。
(2)日本和韩国之所以能成功转型,得益于政府政策的引导,不论日本政府的税收引导政策、“租赁信用保险”还是韩国的“忠信”政策,都是直接作用于出租人和承租人。给予出租人较大的信用保障,让出租人有能力承担小微单业务的风险,从而提高出租人的积极性开发出更多可供承租人选择的租赁客体。同时租赁客体范围更多的覆盖和小微企业与普通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领域。
通过上一章关于融资租赁客体的分析,我们可以大致将融资租赁市场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以美国为代表,在全球融资租赁业中属于核心租赁市场,自身租赁市场已经成熟,国内技术先进,技术方面的优势使得美国可以通过融资租赁出口先进的租赁物,同时核心国家租赁客体呈现专业设备租赁和服务类、交通运输类、电子通讯类租赁共同发展的趋势。其具体的特点有:(1)融资租赁发展早、(2)租赁市场成熟、(3)外部监管完善、(4)国内制造业基础雄厚,与制造业相关的专用设备租赁是租赁市场的主力、(5)国内有较大的消费市场、(6)技术先进;美国为代表的国家,融资租赁发展已经非常发达,租赁客体的范围几乎涵盖所有动产,但是从美国租赁客体结构变迁的轨迹来看,我们可以发现:(1)融资租赁起步时期,主要经营设备租赁(不论是发展中还是发达国家,设备租赁都是租赁的主流)。(2)融资租赁发展中期逐渐开发出,交通运输设备、服务业、电子数码等租赁客体。这些租赁客体的整体特点是,越来越倾向于为普通民众(如汽车租赁)和小微企业(如电子产品租赁)提供租赁服务,不仅仅局限于制造业企业设备销售的目的,更多的开发多元化、多层次的租赁产品。(3)融资租赁发展至今租赁客体越发多元化,但基本形成了以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子通讯设备为主的租赁客体结构形式。
第二类是以韩日为代表,在全球融资租赁业中属于半边陲租赁市场国家,自身融资租赁市场比较成熟,外部监管比较完善,但是技术水品落后于核心国家,在设备租赁方面需要进口核心租赁市场国家先进的租赁物件。同时半边陲国家租赁客体呈现传统专业设备租赁衰落,而新兴服务类、交通运输类、电子通讯类设备快速崛起的趋势。其具体的特点有:(1)属于融资租赁业的后进国家,融资租赁业起步晚但发展速度较快,融资租赁业已经成为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租赁市场比较成熟、(3)外部监管基本形成,有专门的立法或者相关的法规、(4)国内制造业受制于本国资源环境影响,制造业并不发达,设备租赁需要引进国外先进装备、(5)国土面积狭小,国内市场有限,发展受制于国际环境的变化(如亚洲金融危机让日韩融资租赁业遭受巨大打击);从日韩融资租赁客体大致的变化轨迹我们可以发现:(1)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扶植政策过期的影响,租赁客体范围逐渐由传统设备租赁转向服务业、交通运输业、通讯设备领域转变、(2)融资租赁业发展至今基本形成了,以面向小微企业普通民众密切相关的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电子产品、通讯设备为主、以产业设备、制造业设备为辅的租赁客体结构形式。
第三类以中国为代表的后发国家,在全球融资租赁市场体系中属于边陲租赁市场。融资租赁业起步晚,虽然增长速度快,但是也面临着租赁市场体系不完善、法律法规监管不到位、融资租赁公司数量快速增长竞争环境恶化、技术水品落后,先进产业设备需从国外进口等诸多问题。同时边陲国家的租赁客体长期以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早期为飞机租赁,后期发展到汽车租赁)为主,其他服务、电子通讯类租赁发展缓慢,对融资租赁总额的贡献度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其具体的特点有:(1)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在国际租赁市场体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外部环境有待完善,需要政府和租赁企业的共同努力、(3)国内市场广阔、人口众多,融资租赁业对外部业务的需要不大、(4)相比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相对落后,部分先进技术需向外国进口。从我国融资租赁客体结构大致的变化轨迹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租赁业以先进设备引进和飞机租赁起步,并逐渐发展为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为主的租赁体系,而电子通讯类租赁几乎没有发展。
我国作为融资租赁业的后发国家,发展至今融资租赁总额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同时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也遇到了诸多问题,这需要我们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吸取国外失败的教训。结合上述美国、中国、日韩租赁客体比较,总结一下观点:
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逐渐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这成为促进融资租赁业在我国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美国融资租赁业起源于20世纪六十年代,当时美国已经成为世界一极,经济发展水平在世界范围内也是遥遥领先。两者的相似性在租赁客体方面表现为:产业设备、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租赁长期保持快速发展,成为促进经济增长、推动设备更新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另一方面随着美国融资租赁市场的成熟,美国租赁逐渐开发出与小微企业和普通群民联系更加密切的电子及通讯设备租赁,而我国在这方面几乎是空白。总结来说我国融资租赁业正处
于快速上升阶段,但租赁客体过于单一,应借鉴美国成功经验积极开发更多和小微企业、普通群众联系更加密切的租赁产品。
第二、我国与日韩都是东亚国家,是一衣带水的邻国,面临相似的外部生存环境。日韩两国国土面积狭小,国内市场有限,受国际环境变化的影响较大,因此日韩两国面对国际环境变化时做出的改变和调整是我国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而租赁客体结构的变化直接反应了日韩两国做出的调整。
第三、总体来看我国融资租赁客体结构存在的问题是:与大部分国家相似我国融资租赁是以专用和产业设备租赁起步。但发展至今发达国家融资租赁业已经经历了新一轮的租赁业变革,走上了适合自己国情的租赁业发展道路。我国作为后起国家,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不论融资租赁业的体量还是总额都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但目前我国租赁业依然以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租赁为主,几乎没有发展服务类、电子数码类、通讯设备类租赁。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速相对放缓、国家监管可能继续加强的大前提下,我国租赁企业如果不开发更多适合小微企业以及普通群众的租赁产品,依然把租赁客体大量集中于某几个或一个领域,那么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必然会面临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