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荀:回归本源,探索中小微租赁市场转型之路

  很荣幸参加了中国融资租赁(西湖论坛组织的为期4天的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研究院)融资租赁研究中心研讨研修班。论坛组织了多位专家、教授、行业资深专家,对融资租赁现状、监管、法律法规、科技赋能、优秀同行业务模式、中小微实操等进行了专项分享,此次研修班有70多位成员单位人员参加,大家在课上、课下充分交流、积极探讨,对业内现状有了更直观、深刻的理解。


  近几年,整个租赁行业都在积极倡导回归租赁本源,从字面意思来看,倡导回归,就代表发生了偏离。想要更准确回归租赁本源,那我们就必须先清楚的理解“本源”。


  根据程东跃老师的分享,融资租赁有四大基本属性:金融属性、投资属性、融物属性、所有权和经济权分立属性,四个属性缺一不可。我觉得偏离本源的部分,主要就是在两个大的要素:融物和投资。


首先说说融物的偏离。现在的融资租赁行业的资产占比,特别是一些大型项目,平台类、大型企业类资产占比比较高,但基于这些企业标的物的限制,大量的交易结构设计时弱化了对“物”本身的要求,很多租赁公司通过第三方评估公司的评估报告来对标的物进行确认,发票部分有些租赁公司只验证10%-30%的发票量,有些租赁公司甚至对发票部分没有要求。这样的大环境下,就导致了很多对于“物”的偏离,主要表现形式:虚拟标的物、标的物重复融资、夸大标的物价值。这样的偏离首先是不合规的,长远看也是非常危险的。


再次就是投资属性的偏离。从行业整体形式看,大项目的资产占比是绝对巨大的,但不论是企业还是平台类融资,大额项目如果单纯的提供资金服务,收益率低,有些项目的收益率甚至可能接近于零,投资的属性就已经偏离了。包括现在很多立足实体经济的租赁同业,在投资这个要素上,也没有很完善的产品进行匹配,甚至没有想过把投资的属性匹配进去。


  个人认为,想要回归租赁本源,首先得准确知道自身偏离度,并且从企业长远发展出发,调整这些偏离度,过程可以因地制宜,但目标需要基本明确和一致。我个人结合自身中小微从业经验,也大致谈谈目标客群为中小微民营企业的中小微租赁市场回归本源的转型思考。


中小微租赁市场有自己的明显特性,大致总结如下


      1、融资金额10-1600万,案件平均70-150万/件;


  2.直租+回租,以直租为主,直租占比一般在60%-80%;


  3.租赁公司分类:银行系、厂商系、第三方、供应链;


  4.短、频、快;


  5.聚焦主要行业,客户小而分散,以中小微民营企业为主要客群;


  6.行业规模巨大,每年都在高速增长。


转型中小微市场也需要一些关键要素,我也挑选了一些自己总结的关键要素:


  1. 股东需要


  股东要我们做什么,回报率水平,股东自身能支撑到什么地步,股东自身的稳定性等,都是需要考量的点。


  2.风险文化


  公司一贯的风险文化是什么,能接受风险数据的底线是多少?逾期率、不良率、逾期案件数量和金额绝对值的要求,有些企业必须要求0逾期、0不良,所以我们必须考量风险文化。


  3.战略方向


  基于股东需要和风险文化,定下战略方向,到底往哪里走,怎么走,走多久……


  4.执行力


  从上到下的执行力,无论再好的战略,如果无法高效执行,终将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5.资金投入


  自有资金的总量规划、股东等提供的担保额度、融资能力及工具等,都需要做好前期考量。


  6.人员编织


  因为公司性质不同(国企、外资、民营企业、合资),对员工规模和能释放的人员编制数量也不一样,这一点,也会影响公司转型方向。


  那么结合中小微的特点和转型中小微的要素,我们再来看如何在融资租赁关键要素上进行回归和设计,我觉得就会有一些更聚焦的探索性思考。


  首先,四个要素相对独立,但也可以相互结合,我们要研究探讨个别属性,我们也可以探讨把几个属性结合起来规划自己的商业模式和具体产品。有一些同业案例也可以做一些分享:


  海通恒信中小微板块:以通用性、保值和变现能力较好的设备-物的逻辑,不断的优化风险标准、内部机制,近几年发展迅猛。


  平安租赁中小微板块:以科技化手段赋能,通过科技化大数据基础,精准的筛选客户,快速、大面积锁定客户融资需求,每年也在高速增长。


  欧力士租赁,专注中小微板块:通过集团总部资源,结合中国市场特点,建立风控模型,定位于优质中小民营企业的长期合作,深耕行业和细分市场,在融物、融资两个属性上较为均衡的在进行分配。


  中关村租赁:以科技类企业为主要目标客户,把融资、融物、投资甚至企业服务嵌入其商业模式中,发挥了更多的融资租赁要素特性的结合,设计了更多的产品,带来了更多的盈利可能,也增加了风险对抗和平衡的能力。


  以上案例只是一些细节展示,我个人的思考也是基于一些现有做法和融资租赁要素来的,大致分为以下几点:


1、坚定不移回归本源,必须以融资租赁基本要素为标杆,时刻保持合规、健康的发展路径。


  2.不以规模为企业的发展目标,要转规模目标为价值目标,融资租赁现有很多规模较大的企业,其实已经开始有规模不经济的现象,当规模过于庞大的时候,尾大不掉,每年要兼顾规模的增加,就不得不牺牲利润的产出,长远来看,这不是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企业的目标还应该是价值:员工价值、企业价值、社会价值。


  3.在物、融资、投资三个领域,争取在自己的熟悉领域能成为一家多牌照的融资租赁公司,融资租赁、保理、保险代理、贸易、运营、投资,我个人认为,都是可以积极探讨去获取牌照和设计产品的。


  4.真正关注如何满足一个企业、一个产业、一个行业的综合性需求,如何变预防风险为经营风险。变防止客户发生风险为帮助客户稳步成长,这是一个复杂的命题,但这也是一个积极的命题,当我们本身思考的内容发生改变的时候,也许我们的战略设计、策略设计、产品设计才能有积极的改变。


  5.坚定转型的目标,但必须清楚的知道转型是长期的,创新是需要深入企业灵魂的,转型不能操之过急,但也不能止步不前,我们需要在整体可控的前提下,在一个点甚至多个点开展积极的尝试,组织尖兵先上,大部队时刻待命,攻城略地。


对于一些没有从事中小微融资租赁的同业,可能也想知道有没有切入点可以尝试中小微租赁市场,我个人从业务层面来看,有一些参考意见。


1、如果有产业链背景的公司,可以看看集团、公司产业链内有没有中小微客群。有中小微客群,就一定会有中小微市场容量。


  2.如果没有产业链背景的同业,建议从自己熟悉的细分领域切入,避开同质化竞争重灾区,如汽车零部件、电子、纺织等租赁公司布置重兵的行业。


  3.中小微市场的前期切入需要追求稳健,必须要有超长的耐心,要结合行业特点、公司特点,稳打稳扎,绝对不能以追求规模为转型方向。


  4.中小微市场,需要注意环境,注意可控,在公司整体层面一定要有控制风险、接受风险、控制方向的整体可控性。


  融资租赁的四个基本属性:金融属性、投资属性、融物属性、所有权和经济权分立属性,在认清属性的前提下思考如何回归、如何发展,才是我们思考的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