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10月10日在中央党校开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是应对当前复杂形势、完成艰巨任务的迫切需要,也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必然要求。
一条重要经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其中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是坚持问题导向,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
做为融资租赁业的从业人员,在为实体企业服务,促进经济发展中,如何提高七种能力同样是打开市场开发局面的突破口!
1、政治能力
在中国要做好融资租赁服务实体经济,干好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中,政治能力同样是第一位的。
要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的实践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抵御风险挑战的最有力制度保证。
同样,融资租赁公司不论是在国营或是民营企业,或是在行业组织及为融资租赁交易提供专业服务的各类机构共产党员都要按照这个要求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观察分析形势首先要把握政治因素,特别是要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做到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必须对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怀有敬畏之心;自觉加强政治历练,增强政治自制力,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在这个问题上,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决不能有任何迷糊和动摇。注重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学深悟透,融会贯通,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掌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2、调查研究能力
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对调研得来的大量材料和情况,要认真研究分析,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对经过充分研究、比较成熟的调研成果,要及时上升为决策部署,转化为具体措施;对尚未研究透彻的调研成果,要更深入地听取意见,完善后再付诸实施;对已经形成举措、落实落地的,要及时跟踪评估,视情况调整优化。
同样,从事融资租赁业务,不论是在机构设置、经营战略、市场定位、团队建设、人才招聘、客户选择、项目决策,商业模式设计与创新、资金筹措、风险定价、资产控制与资产的流通转让等全产业链的经营活动中均离不开调查研究,调查研究的能力高低,方法对头与否也直接关系企业经营水平和盈利能力的高低以及企业高质量高效益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3、科学决策能力
深入研究、综合分析,看事情是否值得做、是否符合实际等,全面权衡,科学决断;做决策一定要开展可行性研究,多方听取意见,综合评判,科学取舍,使决策符合实际情况。
同样,不论是金租或是内外资商租,对在设立前的机构类型、股东选择以及设立后的市场功能定位、经营战略客、户群体和服务区域的选择和推进方案,机构董高监成员的甄选,专业人才的招聘也要做好前景可期、措施可行、股东满意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便于股东科学决策。
4、改革攻坚能力
把干事热情和科学精神结合起来,使出台的各项改革举措符合客观规律、符合工作需要、符合群众利益;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从生动鲜活的基层实践中汲取智慧;注重增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使各项改革举措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同样,融资租赁行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不论是机构高管还是从业人员都必须把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与科学精神结合起来,认真把握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分析探讨不同行业发展的不同发展阶段的客户需求和体验,学习好、利用好服务和各项改革举措,呼吁推动并不断完善融资租赁业的营商环境。
5、应急处突能力
努力成为所在工作领域的行家里手,不断提高应急处突的见识和胆识,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挑战,要做到心中有数、分类施策、精准拆弹,有效掌控局势、化解危机;紧密结合应对风险实践,查找工作和体制机制上的漏洞,及时予以完善。
同样,融资租赁业的从业人员也必须不断加强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理论、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提出的发展战略和各项政策,融资租赁理论和实践的学习研讨,学习借鉴行业内的成功经验,了解和总结行业内及自身在业务实际中的失败案例,吸取经验教训。
6、群众工作能力
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认真落实党中央各项惠民政策,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办,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落实党中央关于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要求,带领群众艰苦奋斗、勤劳致富,在收入、就业、教育、社保、医保、医药卫生、住房等方面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注意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法开展工作,提高群众思想觉悟,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同样,融资租赁从业人员也必须牢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遵循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宗旨,时刻把承租企业的需求放在心上,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新时代、新使命、新领域、新格局的大背景下,如何发现客户需求,体验客户处境,为实体企业的全生命周期提供金融服务,促进承租企业实行高质量高效益可持续发展提供灵活多样、合法合规的融资租赁交易方案。
7、抓落实能力
干事业就要有钉钉子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稳扎稳打向前走,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不断通过化解难题开创工作新局面。
同样,融资租赁从业人员要干好融资租赁,光凭良好愿望是不行的,也必须刻苦钻研融资租赁的理论知识,清楚认识到:
(一)发展是第一要务:
明确融资租赁交易不是融资,是第三方负债的生息资产的投资(屠光绍语)的功能定位,服务实体企业。
(二)人才是第一资源:
融资租赁专业人才的金融专业知识要求比较全面,俗称:三家七师一主任。
三家:投资家(买方思维,投资好资产)、投行家(卖方思维,流转增效益)、银行家(银租合作,优势可互补);
七师:懂法律、懂会计、懂税收、懂产业、懂资产评估、懂资管、懂初级精算;
一主任:了解国家发展战略,善于把握经济周期和适应营商环境变化。
(三)创新是第一动力:
要以客户需求,客户体验为中心,甘当银行信贷资金的配置平台(银赁通,抵押贷款部),当厂商的设备促销渠道,当承租人的第三方负债的资产投资机构。
要善于合理合规的运用会计准则和税收政策,为企业提供包括年数总合法/双倍余额法,延迟纳税法,以及所得税抵免好或有租金费用列支法的所得税筹划,打造百年老店,为稳定职工就业,抵御或平缓经济周期的波动,服务创新发展理念,为国民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创建和谐社会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