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采 | 创新研讨研修 探索新时代下融资租赁高质量发展之路

创新研讨研修  探索新时代下融资租赁高质量

发展之路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研究院)融资租赁研究中心研讨(修)班圆满结束

3月14日,由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研究院)融资租赁研究中心、中国融资租赁(西湖)论坛、融资租赁西湖论坛(南沙)研究院主办的“融资租赁研究研讨(修)班”在杭州圆满落下帷幕。本期研讨(修)班为期三天,来自全国各地70余位成员单位及少量非成员单位代表参加本次研讨研修。

本次研讨(修)班采用“1+5”的模式展开研讨,“1”指的是一次基础知识和理论体系讲座;“5”指的是五项专题研讨:中小微企业融资租赁业务专题、融资租赁企业金融科技运用专题、“浙租模式”对融资租赁发展的借鉴意义专题、融资租赁业务开展中的法律合规风险专题、双循环与金融对外开放政策下融资租赁企业定位专题。本次研讨(修)旨在通过对上述专题的研讨,以应对融资租赁行业新业态、新环境,探索融资租赁高质量发展之路。


  3月12日上午8:30,参加研讨班人员进行了体温测量,而后举行了简短的开班典礼。开班典礼上,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研究院)融资租赁研究中心、中国融资租赁(西湖)论坛副秘书长、秘书处主任曹达树对前来参加本次研讨研修的人员表示欢迎,同时对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研究院)融资租赁研究中心、中国融资租赁(西湖)论坛的基本情况做了介绍,并着重就本次研讨(修)班的三个创新特色--“授课与研究相结合、课堂与课外相结合、基础与实务相结合”做了讲解,本次研讨班对提交的论文将组织专家进行评选。

随后,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研究院)融资租赁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融资租赁(西湖)论坛副理事长杨柳勇教授代表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研究院)融资租赁研究中心、中国融资租赁(西湖)论坛发表了开班致辞。杨教授从国际国内形势、融资租赁行业的机遇和挑战等方面出发,阐述了本次研讨研修的重要意义,并对全体成员提出了研讨研修要求。


  开班典礼结束后,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研究院)融资租赁研究中心副主任唐吉平老师为大家们献上了开班第一讲。唐老师在讲授融资租赁基础知识后,为大家梳理了融资租赁理论体系。

3月12日下午,进入专题研讨环节。第一场专题研讨由蒋能波先生主持,他结合自身多年从业经历,就中小微企业融资租赁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内容充分、案例详实、针对性强,对业务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3月13日上午,施伟先生分析了融资租赁+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并分享了金融科技在汽车零售租赁和再融资领域的应用案例。

3月13日下午,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研究院)融资租赁研究中心理事长、中国融资租赁(西湖)论坛执行理事长、“浙租模式”创始人程东跃先生对“浙租模式”进行了新的诠释,既保留原汁原味的租赁本源,又根据当前正反两方面经验,探索出一条新的长征路,助力行业攀登新的高峰。


3月14日上午,金建忠先生从监管部门对金融租赁公司的行政处罚角度出发分析了目前租赁公司存在的问题,并从合规管理的相关要求、法律合规审查的要点以及担保问题三个维度,就融资租赁公司业务开展中的法律合规问题进行了探讨。


  3月14号下午,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杨柳勇教授介绍了国内国际发展环境的变化以及双循环下的金融对外开放,并着重就金融开放环境下的投资机会做了讲解,为融资租赁公司在之后的产业投放布局上提供了方向和指引。


  研讨期间,班级成员纷纷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并积极辩证,精彩纷呈,现场气氛活跃。


  议程进入尾声,各研讨研修小组纷纷派代表上台做总结发言,之后于坤善先生作为班级总代表进行发言。本次研讨(修)班在杨柳勇教授及曹达树副秘书长的主持下圆满完成。

本次研讨(修)班为期三天的集中研讨研修结束后,班级成员回到工作岗位后还将撰写论文,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研究院)融资租赁研究中心会组织专家评审,评出一二三等奖和鼓励奖,优秀论文将公开发表。


  希望班级成员在本次研讨(修)班学有所得、学以致用、业有所成,争当融资租赁行业的排头兵。也祝愿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研究院)融资租赁研究中心、中国融资租赁(西湖)论坛能与各位一起携手并进,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