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强调地方政府要在坚持金融管理主要是中央事权的前提下,按照中央统一规则,强化属地风险处置责任。
今年5月14日,商务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和典当行管理职责调整有关事宜的通知》,将制定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典当行业务经营和监管规则职责划给银保监会,自4月20日起,有关职责由银保监会履行。这标志着,由商务部和银保监会分别监管内外资融资租赁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的时代结束,三种类型租赁公司将接受统一监管。值得注意的是,《通知》仅指出将制定经营和监管规则职责划给银保监会,并未明确负责具体监管工作的主体。
10月份以来,全国迎来地方金融监管局的密集挂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24省(含直辖市)金融办升级为地方金融监管局,强化地方金融监管。从各地发布的政策来看,未来地方金融监管局将基本按照“7+4”类机构监管范围强化监管职能,负责对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区域性股权市场、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依法依规实施监管;强化对辖区内投资公司、开展信用互助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众筹机构、地方各类交易场所等的监管,严格限定经营范围。
金融监管分层管理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新的金融业态持续涌现,地方金融管理的范畴也在不断拓展。一方面,中央监管部门掌握制定文件和推出新型机构的监督管理权;另一方面,具体批准权力和部分管理职能则下放给地方政府,逐渐形成了中央与地方双层金融管理体制。
未来金融机构的监管格局将是融合了两条主线的管理模式。一条是以央行、银保监会为主导的垂直管理;另一条是根据地方金融的特点,由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进行治理,同时与当地央行、银保监局进行联合执法的管理格局,从而提升我国金融风险的防控效率,落实监管职责。
对于地方金融监管局,虽然目前划定了对其他金融业态的监管职责,但具体职责界定尚未明确。后续亟待加快地方金融监管的立法工作,赋予地方金融监管机构执法权。
租赁行业监管趋同
在全国范围内,由银保监会统一牵头监管,随之而来的将是原有两大租赁监管体系逐步趋同。
银保监会统一承担监管职能,将使目前的两套监管规则差异逐渐减小。在租赁物界定、登记和评估上统一标准,并参照金租报送和统计经营信息。在监管要求上,对原来适用于金租资产风险分类、资产减值拨备的要求等风险防控规则引入对商租的监管。
实行差异化管理仍有必要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租赁行业总资产规模约5.2万亿元,全国租赁公司超过9000家。以固定资产渗透率和GDP渗透率衡量,两者分别从2012年的6.38%和4.97%上升至2017年末的9.59%和7.33%,市场渗透率不断上升。
可见,在近几年供给侧改革和防风险、去杠杆的宏观政策背景之下,租赁行业在盘活存量资产,保持国内经济稳定发展等方面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因此,还需要看到对租赁业加强监管的紧迫性,并根据不同业态特征进行顶层监管政策设计,引导行业健康规范发展。
一、推行从业资格认证。从业资格作为一个行业的准入门槛,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行业规范首先是对从业者行为的规范,通过提高租赁行业从业人员素质,从而规范租赁公司的执业行为,最终推动租赁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对金租和商租进行差异化管理。金融租赁公司属金融机构,可以享受财政部关于《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管理办法》的政策待遇,对计提标准以内的风险准备金,准予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而商租无相关规定,提取的风险准备金需要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纳税调增,两者享受的财税等政策不同。
三、规范租赁物的适用范围。租赁行业有别于银行、证券及信托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必须在保证租赁物合规的前提下开展业务。
根据《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金融租赁公司交易的租赁物仅为固定资产;而原商务部管理的融资租赁公司基于国内经济结构转型等因素,对传统意义上的租赁物进行创新,并在名义租赁物层面有所延伸。
租赁行业一直强调回归本源,但国内经济结构和经济基础与行业发展之初相比,已发生显著变化。在国家力促传统行业转型升级、鼓励创新企业发展的背景下,按照现有租赁物的定义已不能满足现实需求。因此,建议统一租赁物的适用范围,并在切实把握租赁本质的基础上,延伸租赁物范畴。
四、租赁行业应与小贷公司、担保公司、典当等进行差异化管理。融资租赁是物权和债权的结合,租赁公司作为出租人首先是具有租赁物的所有权,是物权和债权的结合,这一点决定了租赁和小贷、担保公司等应适用不同的规则监管。
五、针对商租进行差异化监管,从资产规模、资产质量、管理规范化程度、股东财务实力等维度,相应给予便利或限制。
具体地,从个体层面看,部分管理规范、资产质量优良、股东背景实力雄厚的融资租赁公司在银保监会的监管体系中将获得较高评级,同时也会获得更多行业便利。相应地,管理基础相对薄弱的融资租赁公司将面临新监管规则更多的挑战。
范政华、王俊海
华润租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