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是贸易自由便利、投资自由便利、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人员进出自由便利、运输来往自由便利、数据安全有序流动。贸易自由便利方面,对货物贸易,实行以“零关税”为基本特征的自由化便利化制度安排。对服务贸易,实行以“既准入又准营”为基本特征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举措。投资自由便利方面,大幅放宽海南自由贸易港市场准入,进一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方面,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重点围绕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分阶段开放资本项目,有序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与境外资金自由便利流动。人员进出自由便利方面,针对高端产业人才,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和停居留政策,打造人才集聚高地。运输来往自由便利方面,实施高度自由便利开放的运输政策,推动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航运枢纽和航空枢纽。数据安全有序流动方面,在确保数据流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扩大数据领域开放,培育发展数字经济。
“1”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4”是加强税收、社会治理、法治、风险防控等四个方面的制度建设。一是按照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强法治、分阶段的原则,逐步建立与高水平自由贸易港相适应的税收制度。二是着力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自由贸易港治理体系。三是建立以海南自由贸易港法为基础,以地方性法规和商事纠纷解决机制为重要组成的自由贸易港法治体系,营造国际一流的自由贸易港法治环境。四是制定实施有效措施,有针对性防范化解贸易、投资、金融、公共卫生、生态等领域重大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2018年3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在“对2018年政府工作的建议”中指出,“全面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经验,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自贸试验区的功能定位主要是改革开放“试验田”,旨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自贸港的重点是强调对标国际最高标准,与自贸试验区相比开放领域更广,开放程度也更高,可以说自由贸易港是中国自由贸易区的升级版,是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举措。
融资租赁行业是当今世界金融市场重要组成部分,其集融资与融物、贸易与技术于一体,结合现代交易方式与新兴金融产业为一身,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全国各地自贸区均出台了各项政策扶持融资租赁产业发展。飞机租赁是融资租赁业务的突出代表,其多为跨国性交易,涉及航空运输及飞机制造、飞机维修、发动机等高技术产业,是融资租赁业务中交易结构最为复杂、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业务之一。另外,飞机租赁位于航空产业链前端,能够连接上下游、打造完整的航空产业链,对于促进航空制造业、航空运输业和金融业发展也有很强的带动效应。
图一 飞机租赁产业链
2、全国各地争相发展飞机租赁产业
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飞机租赁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3】108号),指出飞机租赁作为支撑航空业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是航空制造、运输、通用航空及金融业的重要关联产业。加快发展飞机租赁业有利于扩大机队规模,提升航空服务能力和国家综合应急能力,有利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促进金融业务多元化和国际收支平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天津东疆09年起创新开展飞机保税租赁业务,目前已经形成全国最大的飞机租赁高地。截至2019年底,天津东疆飞机租赁业务突破1500架;上海完成约400架;广州南沙完成133架;厦门完成124架。此外成都、重庆、海口等地也在抓紧推动飞机租赁行业发展。例如:在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海航机场集团监事长、海口美兰机场监事长廖虹宇提出在海南探索发展飞机租赁产业,打造全球飞机租赁业新的聚集地,飞机租赁基于航空产业和融资租赁产业的顶端,发展飞机租赁不仅符合中央对海南产业的发展定位,而且能带动上下游金融、保险、航空维修、飞机拆解等产业发展,推动海南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3、飞机租赁对于促进自贸港建设的作用
对照海南省自贸港总体方案,发展飞机租赁在促进各地有关制度创新、提高政府管理服务水平方面可以起到以下促进作用:
海南自贸港政策 | 飞机租赁促进作用 |
贸易自由便利 | 通过保税区内的飞机租赁企业购买飞机不入境免征关税,入境采用保税租赁方式降低航空公司税务负担;探索在保税区内企业开展“两头在外的”离岸飞机租赁贸易;通过保税区内飞机资产交易,探索未来自由贸易港封关运营“零关税”模式。 |
投资自由便利 | 降低海内外主体在保税区内注册飞机租赁公司的门槛,对于SPV公司不设注册资本金限制,对飞机租赁企业股权结构不设要求,股权可以自由转让;鼓励在区内开展飞机、发动机、航空器材保税维修业务。 |
跨境资金流动 自由便利 | 鼓励外资企业通过股权方式投资区内飞机租赁企业;鼓励飞机租赁企业通过境外发债、境外银行贷款、境外资产证券化、境外上市等方式筹措资金购买飞机,并租赁给境内或者境外的航空公司,积极开展离岸飞机租赁业务,推进与境外资金自由便利流动。 |
人员进出自由便利 | 出台个税减免政策,吸引飞机租赁相关金融、保险、技术、咨询等海内外专业人才落户。 |
运输来往自由便利 | 通过开展飞机租赁业务吸引海内外航空公司开辟当地机场的客货运航线,打造当地国际航空枢纽。 |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 通过开展飞机租赁推动贸易、金融、法制、政府服务等方面的制度创新,促进“一带一路”建设 |
税收制度创新 | 参照爱尔兰、香港等地飞机租赁税收政策,降低飞机租赁企业税负,或通过地方财政奖励方式予以返还;研究飞机资产加速折旧政策,降低企业实际税负,促进飞机资产交易。 |
社会治理创新 | 飞机租赁业务涉及金融、海关、商务、税务、法律等方面业务,成立政府各部门人员组成的工作专班,研究出台相关综合支持政策,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 |
法治体系创新 | 飞机租赁业务是一项国际性业务,飞机从国外购买、承租人是位于不同国家地区的航空公司,所涉及到的法律、会计制度等均有不同,可以在当地设立域外法律查明中心,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法律服务。 |
风险防控 | 飞机租赁是围绕飞机开展的,资金用途明确,飞机作为大型专用运输工具只能在全世界各地机场停放,有利于金融、海关、税务等方面的监管,风险极低,是区内开展自由贸易创新、金融制度创新、跨境资金流转创新、政府服务体制模式创新的最佳抓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