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冠疫情对国内教育产业影响浅谈

      截至目前2020年3月26日,新冠肺炎疫情已对世界经济造成显著冲击。一方面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扩散,不确定性急剧升高,投资者信心受挫,从而引发金融和资本市场动荡;另一方面各国为控制疫情传播严格限制人员流动和交通运输,从消费端和生产端两个方面同时对经济运行带来压力。

一、
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


  根据毕马威近日新闻稿,资本市场方面,随着新冠肺炎在全球蔓延,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大幅波动,美股在不到两周时间内(3月9日-18日)四次熔断。除去疫情造成的恐慌情绪之外,近期世界经济增速普遍放慢也是资本市场调整的重要因素之一。A股估值处于历史相对较低水平,和其他主要资本市场相比,在本次疫情中下调幅度相对较小。


  贸易方面,过去几年全球贸易增长明显放慢。CPB全球货物贸易指数显示,2019年全球贸易量较2018年减少0.5%,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首次下降,预期新冠肺炎疫情将进一步降低全球贸易增速。德国、韩国、墨西哥等贸易依存度较高国家面临的挑战也将更加严峻。


  供应链方面,全球中间产品占全部货物贸易量占比已经超过一半,全球供应链已经紧密结合在一起。中国、美国、德国分别成为东亚、北美以及西欧地区的产业链中枢。疫情对产业链形成冲击,尤其是对全球价值链融合程度高的行业,例如汽车、电子和机械设备,影响将更为明显。由于疫情管控措施的实行,各区域产业链中枢国家所受到的全球供应链的负面影响会逐步传导到产业链上的其他国家,造成供应链中断。同时,长期来看,这可能推动全球产业链智能化升级和重构,提高产业链应对突发情况的弹性和速度;同时,产业链供应商布局也可能变得更加多元化,以降低风险和对特定供应商的依赖程度。


  在跨国投资方面,疫情使得企业营收降低,信心受到影响,不利于跨国投资发展。联合国贸发会预测疫情会降低2020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资5%至15%。

二、
对教育产业影响


  整体来看,教育行业的周期性较弱,特别是公办和私立的学校,受到冲击几乎可以忽略,但是传统线下培训机构受到的影响比较明显。


  历经互联网崛起及技术更迭,走过野蛮生长及优胜劣汰,教育行业已经走到内部革新的十字路口。2018年以来教育培训行业政策环境监管趋严,本次疫情导致的停课,更是催生在线教育发展。

1
在线教育爆发式增长


  在线教育2月融资规模逆势增长275%。与此同时教育板块疫情期间股价涨幅较为分化,自1月24日至3月20日,在线教育51Talk、跟谁学和新东方在线股价涨幅分别为66.33%、27.90和12.34%。而线下教育机构瑞思学科英语、红黄蓝股价跌幅分别达45.85%和38.72%。


  随着疫情的发展,短期线下中小教培机构影响巨大,中长期将加速提升在线渗透率。长远来看,师资、教研、运营等教育核心环节的深耕仍是企业竞争的关键。原本扮演者辅助角色的在线教育将逐渐成为舞台的主角。


  随着我国在线教育行业的高速发展,2012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为697.8亿元,增长率为18.5%。2016年我国在线教育行业市场规模达到约1560.2亿元,增长率为27.3%,2017年约1733.9亿元,2018年约2089.1亿元,2019年约2518.41亿元,2022年约3000亿元。


  跟据中研网数据,2016年在线教育用户规模为9001.4万人,同比增长22.95%。未来几年,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将保持20%以上的速度继续增长。预计到2022年,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将达到1.8亿人。在线教育细分市场中,高等学历教育市场份额的占比仍是市场最高,但随着其他领域用户渗透率的逐步提升,高等教育领域的市场占比也在逐步下降。在线教育对于时间空间的解放,符合职业人群的学习,同时,职业在线教育大多和工作息息相关,用户付费意愿更高,市场规模占比较大。高等学历教育与职业在线教育是未来最主要的发展方向。


  未来,随着在线教育质量的更上一层楼,在线教育的市场渗透率有望不断提升。其内容、平台和技术等龙头企业将直接受益。


2
在线教育竞争加剧


  形势的发展以及疫情带来的催化作用,线上和线下必然得到更快的整合,在未来拥有成熟的技术和完善的教学教研体系的机构将更具备领整个行业的能力,固步自封的机构将逐渐被淘汰。


  2018年以来教育培训行业政策环境监管趋严,本次疫情导致的停课,更是对整个教育培训行业产生严峻考验。


  2003年的非典给教育培训行业近乎毁灭的影响,当时新东方、学而思等龙头机构几乎陷入全额退费等惨境,而其余的中小机构则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自非典以来加之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教育培训行业开始探索线上学习的方式,催生了在线教育的发展。原先头部机构从线下转战线上,加上资本推动下的在线辅导行业,2019年暑假爆发40亿营销战,整个行业进入洗牌阶段。


  教育行业在经过几年狂奔突进之后,逐渐走向潮水退去的阶段,而潮水退去,问题就会显现。2019年教育行业关停事件频发,10月韦博英语关门更是把教育行业推向风口浪尖。


(1)疫情下加快线下培训转型


  最近几年线下培训机构纷纷转型线上,教育培训巨头新东方集团加码新东方网校、好未来旗下学而思推出学而思网校等,在头部机构打通线上线下布局线上教育的同时,其他机构也都在转型拓展线上业务。


  对于以网易云课堂、腾讯课堂等众多平台来说确实利好消息,首先大部分机构没有技术和资金筹建自己等线下教育平台和工具,必须依托第三方平台维持自己业务,未来将会有大批量的线下培训机构依托第三方平台开张线下培训。


  对于兴趣类培训本身转型线上教育难度较大,以VIP陪练为代表对兴趣类培训探索将会不断涌现,继续加码教育探索线。


  疫情或将成为压垮线下培训的“稻草”。一方面,无法如期开展教学工作,面临家长挤兑退费风波,另外,还必须按时缴纳办学点租赁费用以及员工人力成本。对于重资产的线下培训机构而言,在没有新的资金引入以及线上业务开展不顺畅的情况下,将会出现大量机构面临现金流短缺等生存危机。


  (2)疫情下的在线培训竞争加剧


  疫情发生之后,从掌门一对一、网易有道起,基本上市场上主流的在线教育机构,都开始表示定点推出免费直播课程内容产品,驰援武汉和湖北其他地区抗击疫情。连一向低调的字节跳动旗下的“清北网校”也开始浮出水面,成为其企业官方对外发布的十大抗击疫情的举措之一。


  随着疫情等进一步扩大,春季开学延期,为了表示支持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理念,有的教育机构表示将为全国各地学员提供免费学习支持。其中,1月28日,学而思网校将上线全年级全学科免费直播课,整体授课难度会与学校保持一致,并向所有免费直播课的学生提供电子版教学资料,直至疫情结束。


  疫情发展下到培训禁令下,大量线下机构加入到在线教育生源争夺中,线下机构有成熟到教学教研体系和师资力量,对还在构建教学教研体系对线上机构来说,逼线上机构在保障生源的同时快速革新,必然利用资本进行比2019年更加疯狂对营销来保障机构生存,可以预见开学之后新一轮对营销大战即将爆发。(信息摘自中研网)


  线上教育不同于线下,最初创业型线上培训机构依托技术和资本催动市场,但是培训的本质是提示学员的成绩、综合能力或者拿证,这就意味着教学教研尤为重要,所以就出现大量的懂技术而不懂教育的培训机构。而线下机构拥有完善的教学教研体系,但是它们对于线上没有更多的认知和理解,所以它们属于懂教育而不懂技术的情况。


  新形势下,必然加快线上和线下的整合,双方快速查漏补缺,填补自己的空缺和短板,在未来拥有成熟的技术和完善的教学教研体系的机构将引领整个行业,固步自封的机构将逐渐本淘汰。

三、
对融资租赁业务的影响


  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同时随着人们对教育需求的不断增加,中国教育行业发展迅猛,目前形成了包括学前教育、K12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多层次、多形式、学科门类齐全的教育体系。近年,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在GDP中所占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自2012年以来,占GDP比例均超过4%。我国教育支出虽然已经有大幅度提升,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在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上,目前世界平均水平为7%左右,发展中国家教育投入达9%,我国教育行业支出与GDP比值仅为4%,不到美国的一半,仅为印度的3/4,未来教育支出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区域方面,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东部地区人口集中,也是教育机构聚集的地方,但东部地区经济发达,教育机构对外融资的迫切性不强。相反,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中西部地区及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机构每个生源获得的财政预算支出相对较少,同时也是融资租赁需求较大的地区。


  就租赁模式而言,直租赁适合采购书籍、教学仪器、实验设备等直租业务订单规模一般较小,对于租赁公司来说,可以同时拥有债权和物权,即使教育机构产生坏账,也可以通过处置物权来弥补债权损失,从而降低对教育机构信用的过度要求;对于教育机构而言可以增加固定资产的投资,加快发展速度;对于供货厂商而言,加快教学设备等产品的销售,带动了生产和流通。回租赁模式下,公办高校大规模做新校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起步就是3到5亿元的规模。除了规模大的因素,相关融资需要不限制资金用途,这就是回租赁模式的优点,避开了银行贷款对资金的严格监管。


  融资租赁对于我国的教育机构来说还是一种比较新颖的融资方式,教育机构对融资租赁的认知度还有待提高,同时教育机构对各家融资租赁公司的服务质量期待值更高。因此,在与教育机构开展融资租赁业务时,需要为教育机构提供从租赁需求分析、结构设计、交易安排、财税策划、成本效益分析、租后管理等在内的一系列增值服务,以便教育机构作出符合自身需求的决策。


  随着疫情的发展,短期线下中小教培机构影响巨大,中长期将加速提升在线渗透率。长远来看,师资、教研、运营等教育核心环节的深耕仍是企业竞争的关键。原本扮演者辅助角色的在线教育将逐渐成为舞台的主角。


  经过本次疫情洗礼,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将到整合,未来教育产业发展客户方向也更加清晰,资产质量高及行业头部企业将能够更好的抗击风险。对于传统的公办、私立院校,在此次疫情中更加凸显行业的弱周期优势,虽然本次疫情或将影响未来国家在教育事业上的投入,但在未来风险防控方面较其他行业更加稳健,仍将是业务发展重点。


四、
贴近主业,深耕教育


  就历史违约事件总体来看,目前我国教育机构融资租赁业务的违约风险较低,特别是公办院校,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首先,我国教育机构的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经过十多年的转变,我国教育机构已经构建了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的格局,校办产业、承接科研项目等收入形式改善了教育机构教学经费不足的局面,为教育机构偿还融资租赁款提供了保障;其次,教育机构一般通过直租方式采购设备或通过售后回租方式获得融资租赁款。在当前的行政管理体制下,确保教学资产的正常使用和教学秩序的稳定是我国教育机构的首要目标;另外,教育机构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基础,进一步降低了教育机构融资租赁款项无法偿还的风险。


  风险防控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公办学校的建设作为公益性项目的违规举债问题,同时,公办学校的融资租赁还涉及公益资产转移法律风险。优质的民办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已逐渐成为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的重点客户群。相比于民办学校,对中小型教育企业的融资租赁方面,尤其是轻资产民营教育科技公司,仍然有待更多行业标准的规范及探讨。


  这次疫情对在线教育乃至整个教育行业的影响都将是长久而深远的。疫情也意外地给原本已经不断分化的在线教育行业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濒临淘汰者得以喘息,技术以及平台公司更快地“跑马圈地”等多业态多形式的发展契机。


  作为国有文化背景的内资租赁公司,背靠集团文化产业优势,安徽皖新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将紧贴集团发展主业,在监管趋严及受疫情等宏观因素影响的经济形势下,积极稳健地寻找业务契合点,深耕教育产业的融资租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