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长江联合金融租赁有限公司金融市场部总经理 许一览博士
“包商事情”之后,不少中小型融资租赁公司的融资受到了负面影响,甚至个别租赁公司出现了流动性风险。我们该怎么样去缓解这一风险,甚至把危机转变为机遇,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包商事情”后的信用分层
在“包商事件”之前,同业市场一直是比较稳定的,特别是债券市场,AAA评级信用债券和国债的信用价差有限,AAA评级和AA+评级的信用债价差也不大,有时只有50个BP。然而在“包商事件”之后,AAA评级和AA+评级的信用债价差扩大到了几百个BP,AA+信用债受到了投资者的冷落,而AA及以下评级的债券被市场认为是垃圾债,完全找不到投资者。从银行金融机构看,在“包商事件”之后,同业市场对小银行的信赖出现了下降,不少交易员认为银行的刚兑已经被打破。这时,市场的信用分层出现了。 在“包商事件”爆发后的一个月内,不少银行对同业市场看不清楚,暂停了部分同业业务。这时,大部分8000亿元规模以上的银行及一线金租流动性极其充裕。而中小城商行和农商行出现了流动性非常紧张的局面,一些小金融机构的交易员在市场上 “跪求”资金。但一个月以后,市场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信用分层更趋明朗,不少银行将银行系金租设为准入机构,扩大了授信,而缩减甚至暂停了非银行系金租的授信额度。 这一结果对租赁行业而言,使银行系金租强者恒强,特别是国有银行和大股份制银行背景的金融租赁公司,融资成本逐渐往下走,一年期融资成本降到了3.5%以下。相反,部分没有银行背景的金租和一些商租的流动性非常紧张,个别机构甚至出现了流动性风险。
二、融资两极分化的内在逻辑
那么银行调整租赁公司授信额度和提款价格的依据到底是什么?风险价差又是怎么形成的呢?这与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内部评级法息息相关。银行在进行授信审批时,一般会使用内部评级法,大型银行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内部评级法高级法。内部评级法中设有很多参数,主要指标是授信机构的股东背景和经营情况,如股东银行的控股比例,控股51%和100%的区别是非常大的;公司的不良率情况,1%以下和2%也是差别非常明显的。对于金租,银行主要看是否是银行系金租;对于商租,则主要看股东是否是央企或者大型国企。而且很多参数是硬性指标,租赁公司自身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的。最后,内部评级法会根据上述情况给出一个内部评级,每个评级可间接或直接对应授信额度和风险溢价。如果内评结果较差,那么这个租赁公司不用上评审会就被直接否决了。
这样,银行对租赁公司的分层就出现了,对金融租赁公司而言,有些金租被银行认为是“零风险”的,如工银金租,结果就是超低借款利率,各银行抢着给钱;还有一些低风险的金租,如中小银行控股的一些金租,他们的融资利率也是比较低的,2019年下半年稳定在4%左右,流动性相当充裕;还有就是被银行识别为“高风险”的金租,其中不乏民营背景的金租,这时就不是融资利率问题了,而是授信准入问题了。对于商租也类似,央企背景的商租流动性充裕,而股东背景较弱的商租则流动性压力快速上升。
进一步分析被银行划分的“高风险”融资租赁公司,在这里打上一个引号,是因为银行认为他们的风险非常高,但这值得商榷。金租的牌照存在稀缺性,哪家金租出问题了,一般会有优质股东来接盘,股东更换后,金租马上涅槃,履约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对于商租,国有背景的商租背后有一个好股东,风险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而对于那些民营背景的商租,更应该看他们的底层租赁资产,不应视“民营”为洪水猛兽。
三、租赁公司的机遇与挑战
现阶段,租赁公司面临了较大的机遇与挑战。大型金租和央企背景商租的融资成本缓步下降,使他们有能力介入更高层级的低收益率客户,如省会城市的轨道交通项目或者地铁项目,这些租赁项目基本不存在信用风险。因此,信用分层给这些租赁公司带来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他们可以借机提升客户层级,降低租赁资产的整体风险。
而对于那些融资难的租赁公司,特别是一些商租,经营模式必须发生转变,否则将面临停业。在“包商事件”后,不少银行更加重视对底层租赁资产的穿透,只有银行在对租赁公司的租赁资产认可的情况下,才可能促成融资放款。但是,这会产生租赁资产风险和收益之间的矛盾,目前不少商租融资成本在6%以上,为了盈利,这时租赁资产的收益率就必须在10%以上,但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这些资产的风险通常是银行不能接受的;而租赁公司如果投向银行可以接受的中低风险租赁资产,那就没有利润空间了。
主要建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走“专业化、特色化”的道路。这说来容易,做起来却非常困难。市场上也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如某民营股东背景金租的铝模板业务,风险可控、收益率高。但这个必须要有专业的队伍进行操作,直接关系到租赁公司的人才战略,只有完成人才的转型和业务的转型,才能真正去做这些小而美的产业租赁项目。另一方面,扩大融资品种,加大资本市场融资。市场上有些租赁公司在发债和发行ABS业务上做得很好。但要在资本市场上融资,前提是租赁公司要有优质的租赁资产,让投资者更具投资信心。当然,也有租赁公司直接引入战略股东,但有时这会对公司经营造成短期的负面影响。
现在可能是不少中小租赁公司最艰难的时刻,但我相信阵痛只不过是暂时的,未来这个行业发展仍然趋好。如果租赁公司能够抓住机遇完成转型,真正能够做专业化的产业类租赁项目,整个行业将会向前迈出一大步。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长江联合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