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兆义新年专访|租赁高管•遇见2020——融资租赁2020年发展展望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在刚过去的2019年里,伴随融资租赁行业监管趋严,中国融资租赁行业向规范化、专业化转变。在新的一年里,中国融资租赁将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0年经济工作作出部署,明确提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并特别强调“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融资,更好缓解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融资租赁作为连接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纽带,将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中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

为更好地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探讨2020年融资租赁行业发展方向,中国融资租赁(西湖)论坛(以下简称“西湖论坛”)、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研究院)融资租赁研究中心、融资租赁西湖论坛(南沙)研究院隆重推出“租赁高管•遇见2020”新年专访活动,将对话10+位融资租赁行业专家、企业高管,探讨2020年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转型之路。

北京鑫联享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联享融资租赁(天津)有限公司总经理、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租赁发展联盟副理事长、中国融资租赁(西湖)论坛特聘专家杨兆义接受西湖论坛专访,对2020年融资租赁行业发展进行了展望,以下是专访实录。




西湖论坛: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2020年我国融资租赁行业还将迎来哪些发展机遇?

杨兆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金融风险要有效防范,要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融资,更好缓解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这些论述与融资租赁行业息息相关,给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机遇。

       解决民营和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从来都不是银行所能做到的,而是融资租赁的职责所在。原因是民营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确实高于国有企业,不符合银行信贷的风控标准,所以需要追加土地、房产等资产抵押,大部分民营、中小企业没有土地、房产拿出来抵押;而融资租赁就不同,融资租赁不需要土地、房产抵押,而是用设备资产作为租金债权风险的担保和保障。


       融资租赁公司如果能在2020年实现转

型升级,回归本源,做真租赁,服务智能制造等实体经济、服务广大民营、中小企业,必将迎来很大的发展机遇。


西湖论坛:近两年来,我国融资租赁业外部监管和市场环境已发生了深刻变革,当前租赁行业发展呈现出怎样的特点?还面临着哪些挑战?如何应对?

杨兆义我认为,当前融资租赁行业存在以下现象:

      (1)租赁物资产属性不强,与银行信贷融资方式区别不大;


      (2)基本采用的都是信贷风控模型,偏爱操作国企、央企、上市公司及政信类项目,同质化竞争严重;


      (3)竞争的加剧使有些公司放松了项目准入标准,带来风险隐患。


       这些现象给融资租赁行业带来了同质化竞争和价格战,资产质量下降,融资成本高,新增项目减少,使融资租赁公司面临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


       应对的方法是转型升级,“转客户、升能力”。转客户是指由国企、央企、政信类客户转向民营、中小客户,升能力是指提升对设备的筛选能力、对设备资产的租后管理能力、退出机制的建立以及对客户的综合服务能力。


西湖论坛:2020年我国租赁业发展动向有何判断?

杨兆义:2020年,大部分融资租赁公司需要转型升级,聚焦一类或几类设备,深耕细作,提升专业化能力,服务实体经济。融资租赁转型升级的方向是与银行信贷彻底区分开来,融资租赁业的发展也会逐步过渡到下一个阶段:经营性租赁阶段。


西湖论坛:面对新的发展环境,2020年融资租赁公司应从哪些方面着力以实现自身转型发展?

杨兆义:2020年,融资租赁公司首先要明确转型升级的方向,结合股东背景资源和团队能力,选好设备和重点领域,配备相应人才,与专业化的设备资产管理公司合作,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现转型发展。


西湖论坛:融资租赁在服务我国实体经济中,如何更好缓解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杨兆义民营和中小微企业的特点是没有足够积累,没有太多土地、房产作为抵押物融资,他们拥有的大部是设备资产。融资租赁具有融资又融物的特性,恰好能满足用设备融资的需求。

       为实现对民营和中小微企业的融资,融资租赁公司首先应熟悉设备,做好设备筛选;其次应对设备资产进行租后过程管理,确保设备资产的安全和保值增值;最后是一定要建立设备资产退出机制,在出现风险时,能够回收和处置设备,化解风险。这样才能真正解决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