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例题:出租人对融资租赁的处理

       [经典例题] 

  [例题]2003年12月1日远大公司与B公司签订了一份租赁合同。合同主要条款如下: 
  (1)租赁标的物:建筑构件生产线。 
  (2)起租日:租赁物运抵远大公司生产车间之日(2003年12月31日)。 
  (3)租赁期:2003年12月31日~2006年12月31日,共3年。 
  (4)租金支付方式:每年年初支付租金270 000元。首期租金于2003年12月31日支付。 
  (5)租赁期届满时建筑构件生产线的估计余值:117000元。其中由远大公司担保的余值为100 000元;未担保余值为17000元。 
  (6)该生产线的保险、维护等费用由远大公司自行承担,每年10000元。 
  (7)该生产线在2003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835000元,账面价值为900000元。 
  (8)租赁合同规定的利率为6%(年利率)。 
  (9)该生产线估计使用年限为6年,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按年) 
  (10)2006年12月31日,远大公司将该生产线交回B公司。 
  (11)双方均按实际利率法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及收益。(按年) 
  此外,假设该生产线不需安装。 
  要求: 
  (1)判断租赁类型; 
  (2)分别A、B公司编制租赁期开始日、2004年12月31日的会计分录。 
  注:PA(2,6%)=1.833,PV(3,6%)=0.84;假定远大公司的实际利率为5.5%,B公司实际利率为6.5%。 

  [例题答案] 

  (1)判断租赁类型: 
  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848910(计算过程见后)大于租赁资产公允价值的90%即751 500元(835000元×90%),符合判断标准,所以这项租赁应当认定为融资租赁。 
  (2)远大公司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远大公司2003年12月31日计算租赁期开始日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确定租赁资产入账价值。 
  应选择租赁合同规定的利率6%作为折现率。 
  最低租赁付款额=270000×3+100000=810000+100000 =910000(元) 
  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270000×(1.833+1)+100000×0.840=764910+84000=848910(元)>835000元 
  租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应为公允价值835000元。 
  未确认融资费用=910000-835000=75000(元) 
  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835000 
    未确认融资费用 75000 
    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910000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270000 
    贷:银行存款 270000 
  2004年12月31日,支付该生产线的保险费、维护费: 
  借:制造费用 1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 
  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 
  借:财务费用 45925(835000×5.5%)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45925 
  计提本年折旧: 
  2004年折旧额=(835000-100000)×3/6=367500(元) 
  借:制造费用——折旧费 367500 
    贷:累计折旧 367500 

  B公司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2003年12月31日,按最低租赁收款额确认为长期应收款: 
  借:长期应收款 910000 
    未担保余值 17000 
    营业外支出 65000(900000-835000) 
    贷:融资租赁资产 900000 
      未实现融资收益 92000 
  收到第一年的租金: 
  借:银行存款 270000 
    贷:长期应收款 270000 
  2004年12月31日,确认融资收入: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54275(835000×6.5%) 
    贷:租赁收入 54275 

[知识点理解与总结] 

  1.租赁期开始日 

  (1)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入账价值=最低租赁收款额+初始直接费用 

  (2)未实现融资收益的计算 

  未实现融资收益=(最低租赁收款额+初始直接费用+未担保余值)-(最低租赁收款额的现值+初始直接费用的现值+未担保余值的现值) 

  (3)会计处理 

  借:长期应收款(最低租赁收款额+初始直接费用) 
    未担保余值 
    营业外支出(融资租赁资产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的差额) 
    贷:融资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 
      银行存款(初始直接费用) 
      营业外收入(融资租赁资产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 
      未实现融资收益 

  2.未实现融资收益分配的会计处理 

  (1)分配方法——按实际利率法分配 

  未实现融资收益每一期的摊销额=租赁投资净额的期初余额×租赁内含利率 

  (2)会计处理 

  ①按收到的租金: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应收款 
  ②按当期应确认的融资收入金额: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贷:租赁收入 

  3.应收融资租赁款坏账准备的计提 

  出租人只需对应收融资租赁款减去未实现融资收益的差额部分(在金额上等于本金的部分)合理计提坏账准备,而不是对应收融资租赁款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对应收融资租赁款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处理与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处理相同。 

  4.未担保余值发生变动的会计处理 

  (1)期末 

  ①未担保余值的预计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未担保余值减值准备 

  ②将减值金额与由此产生的租赁投资净额的减少额的差额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贷:资产减值损失 

  (2)已确认损失的未担保余值得以恢复的 

  ①按未担保余值恢复的金额 

  借:未担保余值减值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②原减值额与由此产生的租赁投资净额的增加额的差额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未实现融资收益 

  5.或有租金的会计处理 

  出租人对或有租金应在实际发生时确认为当期收入 
  借:应收账款 
    贷:租赁收入 

  6.租赁期满时的会计处理 

  (1)收回租赁资产 

  ①存在担保余值(长期应收款有余额),不存在未担保余值(未担保余值无余额) 

  借:融资租赁资产 
    贷:长期应收款 
  应向承租人收取的价值损失补偿金: 
  借:其他应收款 
    贷:营业外收入 

  ②存在担保余值,也存在未担保余值 

  借:融资租赁资产 
    贷:长期应收款 
      未担保余值 
  应向承租人收取的价值损失补偿金: 
  借:其他应收款 
    贷:营业外收入 

  ③不存在担保余值,但存在未担保余值 

  借:融资租赁资产 
    贷:未担保余值 

  ④不存在担保余值,也不存在未担保余值——不做会计处理,只需做备查登记 

  (2)优惠续租租赁资产 

  ①如果承租人行使优惠续租选择权——则视同该项租赁一直存在而做出相应的会计处理 

  ②如果租赁期届满时承租人没有续租——承租人返还资产的会计处理同上述(1)收回租赁资产的会计处理。 

  (3)留购租赁资产 

  ①收到购买价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应收款 
  ②如存在未担保余值 
  借:营业外支出 
    贷:未担保余值